书院篇15
天字楼。
一面穿孔提钮铜镜,一双修长薄茧手指。
镜中人刚刚梳好了四方发髻,再细细抹平耳边的假鬓角。她对镜张口开腔,露出两排碎玉似的洁白牙齿,斜眼探探,没有发现异状,又重合上。抬手整整肩背,小拇指甲“咝”的一声刮到了衣领。收回一看,原来许久不剪,指尖竟长出一截来。起身翻遍行李,只寻出锉刀一把,轻叹一声,坐定修整起指甲来。
忽然听到窗外有人轻咳一声,英台警铃大响,随手扔掉锉刀,打翻铜镜。
英台(看清来人,脸色微变):马文才,你鬼鬼崇崇的干吗?
马文才(倚在窗沿,饶有兴趣的招呼道):咱们蹴鞠凑不足人,算你一个。
英台(语气轻淡婉转,但似乎也没丝毫暖意):没兴趣!
马文才(扫了一眼她跟前的零乱物品,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大男人大晌午的躲在房里梳妆,你倒有兴趣啊!
英台双眼变暗,突然闪烁了一下,又变得漆黑,一缕极淡的阴暗冰寒感觉就悄然出现。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从他无声无息的出现在自己身后暗自示好,就常常神出鬼没的搞突然袭击。就算自己百般提防,有时也会被他打的措手不及。前日去水房洗漱时,贴于咽喉处的人皮几乎被他撞破,幸好急中生智塞了一把皂角刷牙,搞得满脸泡沫,才勉强过关。
英台(眼球一转,转正身子朝他苦涩一笑):承蒙相邀,即刻便去!
蹴鞠起源于黄帝时代,汉代时已盛行。
书院不比宫苑,没有专门建造的“鞠城”,只能在简陋的空场上进行。场地两端栽了两根数丈高的竹竿,竿上结网充做球门。蹴球则是绿色的八块皮革缝合而成,内装气囊,方便易踢。虽未开始,但身着青、黄两色战衣的学子们一个个捋袖挥拳,斗志昂扬。
马文才换好战衣,迫不及待地下场指挥队员摆军布阵。另一边的荀巨伯队在伸筋压腿,显然是等待多时了。英台跟在后面慢移过来,眼见当下艳阳高挂,恍惚间身在军营训练一般。
荀巨伯(回身瞅见她,小跑上来):伤都好了?(英台点头)会蹴鞠否?
英台(拱手):略懂!
马文才怔住,鹰眼从她身上横扫而过。作为替补的英台嘴上虽然应的很好,但是人却扯了扯衣摆,随意的坐在场外观战。
鏖战开始,黄队拼命追逐着球跑。他们个个狂野不羁,抱腰、拽衣服、拉人,彼此的身体胶着在一起。马文才更是呼啸入场,带球左冲右突,撕破青队的防线,起脚射门。蹴球“砰”地一声,飞进球网,气势如虹。
马文才(抬眼冷冷朝青队队员身上一扫,昂头向天道):你们太弱了!
黄队队员也跟着激动沸腾,把马屁同步盖上,士气空前高涨。
荀巨伯并不灰心,在几个队友的掩护下,疾如闪电,脚下生风,围着黄队球门进攻。黄队见状,立即用人海战术围上去。荀巨伯把球由右手□□运至左手,又快速地绕□□运至回右手,乘对方眼花缭乱时,一下子把球传给身边的队友。一边跑得狂喘气的青队队员一愣,旋即本能地一脚踢了进去,比分追平。
蹴球再次又被愤怒的马文才抢到,荀巨伯同样再次迎上,蹴球挟着呼呼地风声,凌空横飞。两人战意正浓,颇有踌躇必得之势。
青队一个传球没有接稳,蹴球被马文才从身后一侧斜勾脚尖,瞬间勾走。紧接着,一记劲踢,球直飞数丈,扑向球门。球门一根竹竿上不知何时攀上一个姑娘,蹴球正冲她的脑袋袭来。
众人大惊,再想出声,已是来不及。只见那姑娘脚下一松,身体瞬间从树枝上落了下去,伸手一搭不慌不忙,将球稳稳抱住。
郝叛儿(一手掷球而过):我来找我的老相好,你们谁见了吗?
众人见书院里不知何时窜出一位异族美女,仿佛从草地深处走出的天然女神,都觉得眼前一亮,忙跑上前去答话。
黄队一:姑娘,刚才没伤着吧?
青队一:小姐,是那来的?
黄队二:听口音,你不是本地人吧!
青队二:不知家乡哪里?
黄队三:这山高路远的,如何来书院找人呢?
青队三:不会吧!你都有老相好了吗?
荀巨伯(急急跑上来,挤进里面,憨厚的笑道):姑娘,找人的话,接待室在前院。你找哪位?
郝叛儿(一手指着荀巨伯):你!
荀巨伯(复指自己,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我?我从来没见过姑娘,怎么会是我?
众人(在身后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就说他傻吧!连自己的老相好都不认识了。
郝叛儿(呆愣片刻,周身弥漫出几乎肉眼都可以看见的粉红色心形泡泡,拍手大呼):好棒的肌肉啊!(伸手去抓)哇!连脚也是!
闻听此言,众人纷纷应声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