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院的由来
在湖畔遇到唐以欣是何浩然来国学院的第三年,在过去的两年里,他的天资和努力逐渐闪耀出光芒,在国学院文学阁中也算是小有名气,接近一米八的身高,加上清秀的面庞,机缘巧合与文学甲阁的陈颜卿熟识后,很自然地就赢得了她的好感。陈颜卿不仅长得好看,身材匀称,家世又好,何浩然不可能对她没有好感。其实不止何浩然,文学阁中不说有一半,也有三分之一的男子觉得陈颜卿是自己理想中的妻子。但是从陈颜卿的态度来看,这些人中唯一让何浩然感受到威胁的,只有萧晟桓。但何浩然有时又觉得,这种威胁根本不存在,因为他可能连入场券都没有拿到,毕竟寒门子弟和贵族世家小姐原本就很难有未来。
为什么何浩然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得从国学院的历史和生源情况说起。这是处于百年动乱中的时代,现今的陈国也不过立国三十来年。开国者本是淮北陈姓世家第三代家主陈献,因前朝君主觊觎其家产,试图给他安个莫须有的罪名,眼看就要家破人亡,他索性联合几大世家揭竿而起。大概是“天下苦秦久矣”,陈献竟用了不过两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改朝换代的工作。当前朝末代君主捧着国玺在皇城外投降时,陈献还觉得恍如梦境。
吸取前朝崇尚武力喜欢四处征战导致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的教训,陈国注重文治,与邻国则倾向于签订协议和平共处。同时,为避免自己的王朝冷不丁哪一天又被哪一个世家推翻,开国后,陈献虽然论功行赏,给予一起开国的世家相应的特权,但以文治为由,严格限制世家部曲的规模。另一方面,陈献还尝试在部分机要岗位任命有才能的寒门子弟,破除世家对政权的垄断,避免王权受世家挟制。国学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
国学院依照士农工商四个阶级,设有文学阁、农学阁、工学阁、商学阁四个学部,每个学部每年招收的学生不过几十号人。文学阁专攻四书五经,吟诗写作。读书习字也是其他几个阁的基础课程,但农学阁的重点在培植新作物、熟识中草药等,工学阁钻研木作、建造、冶炼、纺织等工艺,商学阁则围绕算术、记账、经商等内容。
文学阁又分为文学甲阁和文学乙阁,前者是为避免引起世家的反对,而为世家子弟专门开设的,想入国学院的世家子弟,凭推荐即可入学。文学乙阁,以及其他三个学阁,则只招收通过学院入学考核的人员。虽说没有限制世家子弟不可报名,但在文学甲阁可推荐入学的情况下,也几乎没有世家子弟会去参加考核,毕竟标榜以书香文化传承的世家,没有多少人会对农、工、商有兴趣。陈献也正是看清了这点,才确立了国学院这样的办学方式,使得世家既无理由反对,又可培养部分可为朝廷所用的人才,比如工学阁的人可安置到工部,农学阁和商学阁的人则可到户部入职,文学阁的人则进入中央任一部门都不是问题。
陈国并不是一个进步到女子可以为官的时代,国学院办学之初并没有招收女子入学,只是在办学两三年后才逐渐发现有些领域还是适合女子学习,如农学阁的桑蚕、工学阁纺织等。当然,最终促成国学院开门招收女子的是陈国王后江梦吟。作为陈国的开国王后,江梦吟可不止立下了一点点汗毛功劳。说起来,江梦吟也算是个奇女子。作为商人子女的她精于管理和投资,淮北陈家令前朝觊觎的家产,不说也一半,也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她嫁入陈家后运作所得。同时,也是她最早建议陈献揭竿而起。在征战的两年中,军中的财政全由她掌管,粮草的补给、武器的购置,也全部由她操持。
一门亲事常常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当初陈献要娶江梦吟的时候,是招到全族反对的。作为名门望族,且不说门当户对,怎么也不必娶一个商人之女为妻啊。父母族人倒是同意陈献纳江梦吟为妾,可江梦吟不愿意。虽说士农工商,商排末位,但他们的生活其实并不差,尤其是在朝代更迭频繁的时代,富商常常比徒有的世家虚名强,而江家恰恰就是那种拥有上百间店铺和仓库的富商。江梦吟自身呢,则不管从才学还是相貌,都不输给任何一个世家小姐。所以她根本就不需要去“高攀”任何一个世家。更何况,她的志向原本就是成为当世最成功的商人,若不是机缘巧合遇上了陈献,她可能更愿意招个赘婿入门。总之,陈献就是非江梦吟不娶,而江梦吟呢,又不着急嫁人,两人的婚事就这么拖延了三四年。然后不知怎的,陈家就遇到了经济危机,眼看马上就要成为落魄世家,江家及时出手援助。两人的亲事就这么出现了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