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烟波浩渺,芳草萋萋,一叶小舟飘荡在云梦泽上,船尾一线开,浮光跃金。
船头坐着一位玄衣女子,女子两侧飘着淡紫色烟雾,远看烟雾笼作人形,头、身、腿俱全,烟脚自女子袖中出。
船尾坐着一红衣少年,正低头看水。
女子开口:“往前是湖心,湖底藏有水伯埋下的镇水石。”
红衣少年并不言语,依旧盯着水面波光,船行进间分出的波浪使得水面不曾有一刻平静。
女子抬起头看着身侧的烟雾:“昔年周边常有水患,云梦之水会在地上漫流,青丘之主统御此地后,请水伯天吴立下镇水之石,自此水土平治。自古幽魂顺水而下,经黄泉,入蒿里,故而这镇水石还有安抚魂灵的效用,可使幽魂长存不灭。”
少年侧头,目光从女子脸上扫过,注意到自己皱褶的裤管,将它抚平。
女子身侧的烟雾飘飘摇摇,从中飘出了断断续续的女声:“我曾听父亲说‘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青丘国在其北。’只是,这两处是齐与曹的封地,与云梦相距甚远。神女是否记错了?”
女子对着烟雾轻轻笑了下:“昔黄帝登青丘,命青丘主君管理东荒大泽。青丘所辖,地广三千里,东至三寿,西至鱼复,北接泯泽,南极资水。①”
烟雾:“原来如此,我们竟从未听闻。”
少年手上的动作停住,望向烟雾:“我母亲治理青丘时,敦德允元、宽柔仁厚、协和万邦、百姓昭明,从未有过以人祭天,以下殉上的行为,人神共居,祥和安乐。而今这片土地上的人忘却古法,为政者残暴堪比桀纣,为民者相杀不得安宁,竟还有人尊崇。”
烟雾:“神君,维清缉熙,文王之典。天子施行教化,贵贱有等,长幼有差,才能各守其位,降福孔夷。”
少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你问问眼前的神灵,她可会降福?”
星河:“阿衡,按处丧之法需要以人为牺牲,究竟是法的错还是人的错?我们即便惩罚了她们的父亲,于这天下千千万万的人殉又有什么变化呢?人在地上走,鱼在水中游,莫要以己度人。你看那水岸高地,是楚人日复一日累筑而成。往古之时,云梦水漫流,目之所见皆是泥沼,稻谷不生,桑蚕难存,民众忍饥挨饿,衣不蔽体。如今排空积水、修筑堤岸,有稻黍稷粟菽可食,葵芥芋菘橘可植,棉麻苎葛缯可衣。开莽荒,起高楼,楚人治国,虽有不足,其制不可废。”
涂山衡慢慢站起身来:“神尊是说我母亲治下,民众不能丰衣足食,不够幸福吗?”
星河:“我本意并非如此,而是天下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无法改变的东西。你尝试去改进人的意愿,最终可能会被毁灭,你尝试去掌控人的意愿,最终便会失去人的支持。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让人们长久地处于相同的环境中,你又何必执着过去的治世之法呢?我们或许可以通过行动去惩罚一个人,却不能够指望有一种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的方法。我们所面对的,无时无刻不在变化,青丘的治理方法在当时是好的,不代表楚国的治理方法现在就是不好的。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合理的,过去的事物便已经过去了,这不会因你的喜恶而改变。理解人们的行为在某种环境中自然有他们的原因,使他们做出选择的不在于他们自己,你就会明白不以道作为评价的标准。事物的存在总会有不足,不要苛责他们。”
涂山衡一字一顿,咬着牙:“是啊,神尊在上,俯视众生之时,只看得见大道沧桑,当然不会在意一个人的悲欢离合。”
他眼眶微微发红,湿漉漉的黑眸中映着云梦波光,深吸了口气,身子随着这口气绷紧如弓:“神尊可知,天道之下,落在一个人身上的重负究竟有几钧?你只看见水岸上的通衢大邑,不提开荒筑城的人食不果腹,轻飘飘一句已往不谏,利在千秋难道就能抵消当代生民所经受的苦吗。毕竟你们天神一梦方醒就是一世,煮酒煎茶又过三代,当然可以说余庆余殃,非一朝一夕,而只争朝夕的人何曾入你们的眼?如我母亲那般兢兢业业为生民立命,也只能得到一句昨日之日不可留。”
星河皱眉:“阿衡,你要想清楚你心上的愤怒究竟是源于对生者枉死的悲愤,还是源于对故国无归的愁怨。”
涂山衡深深凝视着她,嘴里咬出血腥气,将眼中打转的热意憋了回去,别开头,吐出胸中的那口气:“是哪种,重要吗?我不是神灵,做不到以理智代替情感,我有心。”
说罢,他纵身一跃,化成一只白狐踩着水面向远处跑去,九尾垂落,在水面上留下一道道涟漪。
星河被惊得向前踏出半步:“阿衡!”
白狐九尾炸开,反而加快脚步,星河急叫道:“涂山衡!”
白狐停下脚步,微微侧头,狐耳竖起,湿润的九尾在身后招摇。
星河一时语塞,眼角余光瞥见湖底透出的微光,忙说:“镇水石在这里,你去……”
话还没说完,白狐已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