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图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塞雪鹰扬 > 第38章 虚堂向壁青灯灭

第38章 虚堂向壁青灯灭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史书记载:“世祖之平统万,定秦陇,以河西水草善,乃以为牧地。畜产滋息,马至二百余万匹,橐驼将半之,牛羊则无数。”这些记载,足以证明拓拔焘对畜牧业的重视,及当时畜牧业的繁荣状况。

拓拔焘一直把节约开支,减少浪费也当作保证军国赞用的重要措施。拓拔焘为人性清俭率素,服御饮膳,取给而已,不好珍丽,食不二味,所幸昭仪、贵人,更是衣不兼彩。凡赏赐,皆是死事勋绩之家,亲戚爱宠都未曾横有所及。

同时,拓拔焘反对更竣京城,修饰宫殿,反对佛教,严惩贪官污吏,常常是从爱惜民力、物力着眼的。拓拔焘的一系列节约开支作法,无疑都是要保证军国用费,减轻百姓负担。

崔浩又瞧见侍立一旁默不作声的寇谦之,崔浩隐然觉得皇帝是已经有了成策,只是不想说出罢了。

“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崔浩试探道。

拓拔焘不悦道:“只要言之有理,就没有什么当讲不当讲的,司徒请说!”

“是!”崔浩平复一下心情,慨然道:“臣请陛下废佛!”

“废佛?”拓拔焘大惊失色,立时从座中站起,惊讶道。

寇谦之也不可思议地转头看向崔浩。

“崔司徒此言何意?”拓拔焘诧异地问。

拓拔焘缓缓坐下,与崔浩交换一下眼神,心中内明。他已经知道崔浩的意思了,想必这个想法崔浩已经酝酿很久了。其实,遏制佛教一直都是在场三人的心愿。

拓跋焘继位之初,每引高德沙门,与共谈论。但是佛教势力发展过□□猛,佛教徒人口增加,寺庙与僧侣数量众多,与拓拔焘全民皆兵的理念不符。外加连年征战,国内兵荒马乱,根本没有多余的钱供养僧侣,而且僧侣的资产也很多,严重影响到朝廷的赋税征收,拓跋焘在屡次战争中日益感到人力的缺乏,他对这种现状很不满意。另外佛教进入中原后也吸收了谶纬学说,搞一些神秘理论,这已经妨害到了他皇帝的权力。不论是要维护皇权还是解决朝廷的财政,拓拔焘都要遏制佛教势力发展。

至于寇谦之,他所改革后的新天师道,一直在北魏轰轰烈烈发展着。作为道教的代表人物,发扬道教、遏制佛教的势力发展自然是寇谦之所希望的。

而崔浩是想借助寇谦之的道教,拉拢皇帝;借助皇权,扩张自己的权势。

因此,崔浩之前才上书极力推荐寇谦之。崔浩先赞拓拔焘圣德清明,再捧寇谦之如神如仙,莅临大魏,为上天之吉兆。圣上应天承命,不会受到世俗的干扰而顺天应命的。

拓拔焘接到崔浩上书,又反复斟酌良久,方召寇谦之入宫。而寇谦之入宫后,在宫中辟谷不食,精神奕奕;扶乩请神,天相多多;画符镇灾,希冀太平;讲经论道,施术弘教,深得拓拔焘的器重。

之后,拓拔焘称寇谦之为天师。寇谦之居帝师之位,便发布遵老君训诫改革天师道。同时,考虑到大魏治国必须用儒学,而自己幼不好儒,成为缺陷;崔浩有求必应,急需应用,稍稍弥补了自己的儒学空白的短处。崔、寇二人用儒道治国的方略,在朝中逐渐得到了落实。

寇谦之为了取得皇帝的信任还大显神手,积极参加北魏的军事行动。始光二年,赫连勃勃病亡,其子赫连昌继位。对是否西伐胡夏,朝臣意见不一。崔浩主战,拓拔焘也倾向主战,于是他特请来寇谦之决定吉凶。

寇谦之首先同意崔浩的意见,认为胡夏历年穷兵黩武,民心不安;又新丧国君,政局不稳。如出兵征伐,定会一石三鸟,取得胜利。于是,寇谦之在宫中,大作法事,祈祷胜利。后寇谦之对拓拔焘道:“此战必克,陛下以武应天运,当以兵定九州,后文先武,以成太平真君。”

拓拔焘闻言十分高兴,于是亲率大军西征,结果大挫胡夏元气,俘敌军数万,缴获牲畜十几万头,虏夏人万余家,凯旋而归。

寇谦之以其道术、法术和权术、谋术,连连相扣,术术应手,终于在平城站稳了脚跟,实现了“国师”之梦,如愿以偿了。

自此之后,拓拔焘愈发崇奉天师道,欲显扬新法,并下诏给寇谦之及其弟子授予高官显爵,不过寇谦之谢绝了。拓拔焘便下令对寇谦之处以方外之礼,于是,让天师及其弟子,并列在王公之上,不听称臣。

拓拔焘还下令,为寇谦之师徒在京城东南修建了五层高的道坛,遵其新经之制,取名“玄都坛”。住道士一百二十人,朝廷供给衣食。道士、道徒每日斋肃祈请,六时礼拜,每月举行一次“厨会”,有数千人参加,费用由朝廷供给。

寇谦之来平城以前,朝廷民间多信佛教;而寇谦之的新天师道得到拓拔焘崇奉之后,自然影响到佛教的发展。

崔浩其实早就有劝拓拔焘灭佛之心,只是一直不曾明说就是了。此时,见拓拔焘询问,便回道:“大魏为了统一北方,巩固在中原的地位,以全民为兵。可是沙门历来可以免除租税、徭役。这让朝廷损失了不少兵源和赋税。如果,能够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