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韬光养晦
看着景帝病逝,王局身后的张老,猛拍了一下大腿道。 “这个转折好!” 张老口中赞叹道:“好一个不全是好消息。” “先是说一些汉武帝继承的好东西,再说他面临的困难,我喜欢!” 这一下吓了王局一跳。 要知道,普通民众是不清楚汉武帝是什么人的,但是史学院的这群史学家是大体知道的。 这群人因为史料不全,是最严谨,也是最喜欢斤斤计较的。 如今他们都说好,看来这视频做的还是吊呀! “张羽这同志史料查的很详细呀,他和景帝的对话,对汉武帝的总结,总是那么有的放矢,但就这方面来说,这视频就称得上是历史科普的一流作品了!” 旁边的齐老听到这话,也是感叹道:“确实,现在的年轻人,了不起呀。” 他们的对话,并没有影响到视频的继续。 画面由暗转明,镜头再一次的来到了未央宫里。 这次皇座上,那个简朴的景帝不见了,年轻力壮汉武帝即位了。 仅仅是几个镜头,就让众人傻眼了。 什么情况? 原来,原本至高无上的皇座上,出现了个新的位置! 却是太皇太后窦猗房,她带领外戚势力把持了朝政。 看着汉武帝刘彻所有的事情,都得交于东宫,给太皇太后定汇报。 众人不禁傻了眼! “不是?这个低眉善目的人是那个暴躁狠厉的汉武帝?!” “我艹,我以为汉武帝即位就可以乱杀起来了!没想到居然这么惨,身为皇帝,居然什么事情都不能做主!” “难怪视频博主说不,这不仅留下了遗产,也留下了祸害呀,少年天子加庞大外戚,这不是霍乱之道吗?” 可无论外人怎么评论,画面中的情景还在继续。 低沉的男声再次响起! “你们是不是以为汉武帝会一直这样?!” “没有,他做出了反抗,却不是势同水火的对抗,而是小心翼翼的试探。” 画面中,年轻的汉武帝,罢免了父亲景帝给自己留下的重臣,身为太子太傅的卫绾的丞相之位,和直不疑御史大夫的职位。 并把丞相和太尉这两个文武最高职位给了外戚,魏其侯窦婴、武安侯田蚡两人分别继承了丞相和太尉。 但另一方面,武帝刘彻也分别任命儒者赵绾和王臧为御史大夫和郎中令。 看着刘彻周围全是喜好儒学的官员,屏幕前的众人也是明白了过来。 这是想要改变文景二帝的黄老主张了! “厉害呀,丞相和太尉这俩人都是喜好儒术之人,还是外戚,太皇太后就是有意见,也不能明说,这是用你的人办我的事,才17岁这帝皇之术就炉火纯青了吗?!” “666,这就是有文化的人吗?我们就看到汉武帝自废手脚了,人家就看出来皇帝是用你的人办我的事,这就是差距吗?!” “呵呵,楼上的,无论你们怎么说,自己罢免了自己的太子太傅也太蠢了,汉代丞相是什么位置呀?!那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呀,你这扶持了一个外戚,你还在朝廷上还有什么话语权?!” “楼上的是个傻蛋,你看视频里卫绾这个人什么事情都默默无言,直不疑这个人,在御史大夫的位置也没有啥用,什么事情都宽容一点、大度一点、退让一下、忍耐一下,这能帮汉武帝什么?留他们有什么用??” “确实,卫绾和直不疑两人但凡强势一点,如何能让汉武帝被外戚压制的这么狠,但凡他们有用一点,都不至于一点用都没有!” 众人的争吵还在继续,视频也在继续。 看着皇帝逐渐可以在朝堂之中有些话语权了,众人都有些高兴! 看着丞相在皇帝的命令下,开始举荐一些正值的官员,而朝堂中,制度、服饰、规则、等规则也全都向着儒家礼制转变! 众人还没有发表什么言论,一场突变开始了! 建元二年十月,看着朝堂大臣逐步向着皇帝靠拢,御史大夫赵绾犯错了。 这场错误,不仅是让汉武帝收拢朝堂的努力付之一炬,更是让赵绾和王臧二人命丧当场! 在外戚把持的朝堂上,在这个大家尽力维持的朝堂上! 他赵绾居然请求刘彻不要再将政务汇报给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窦猗房崇尚黄老之学,本就不喜欢儒学,加上赵绾的这个举动,就更让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