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早上陈礼青起来,看见天空阴沉,正要摸索着去厨房倒口水喝,猝不及防一个闪电,映出窗边一个人影,吓得一米九的大汉浑身冷汗。
“谁?”陈礼青试探着,一边往灯绳那边走。
“是我。”贺南星清亮的声音响起,陈礼青松了口气,把灯拉开,看见贺南星坐在窗边,老爸的那棵君子兰已经被贺南星抱到屋子里了,就在他脚边。
“今天我去给真真送饭,你去不去?”贺南星的脚养得差不多了,本来就不重,他人又年轻,骨头长合得快,陈礼青瞧着,才来了半个月的瘦小子,好像窜高了一节似的。
这几天苏真真都在医院照顾陆恺时,每天下午回家洗一回澡,不到一个小时就又回医院了,贺南星很难得才能看见她。
他其实挺想和苏真真说,自己每天都在看大哥和二哥的书,大哥的书文史哲居多,二哥的书数学物理居多,他以前以为自己没有耐心坐下来看完一整本书,现在一坐就是整天,也没有觉得厌烦。
小时候妈妈要把他锁在椅子上,才能让好动的贺南星学习一两个小时,他喜欢孙悟空,不是因为孙悟空的反抗精神,而是因为,孙悟空也是上蹿下跳的,但是没有人管他。
以前他觉得书上的文字都会蹦来蹦去,这两天才发现,原来字不会动,而是会化作一幕幕场景钻进他的脑海。
陈礼寿很欣慰家里终于有第二个人愿意看他的物理书,不等贺南星问,他就从外面买来了一块小黑板,专门架在陈礼华和贺南星房间里,天天给他讲课。
陈礼华还要写稿,被两人的一教一学吵得发狂,嘲讽陈礼寿:“这么喜欢教书,怎么不去给人当家教,还能挣钱,免得天天在家吃干饭。”
陈礼华当然是胡说的,这年头有人敢私下开班教学,就算教的是物理教材,也只有一个下场,更别说还要收钱了。
陈礼寿却觉得他说的有道理,现下政策宽松了不少,说不定过几个月他真能开班授课,今天教贺南星,也算是增加自己的教学经验,看来他的教案不该只写一两个公式,他自己能看懂,没有基础的学生可看不懂。
贺南星看到空气动力学,问陈礼寿这是不是一门单独的学问,陈礼寿说这是力学的一个分支,但是因为自己想研究的是核物理,所以他没有多做了解,也只有几本基础空气动力学的书。
“学这个是造飞机开飞机用的。”陈礼寿的话让贺南星喜出望外,他找了很久,可长青县都没有多少人见过飞机,很少有人知道开飞机应该学点什么。
贺南星指着《空气动力》这本书,就要陈礼寿给他讲,陈礼寿讲这种基础书籍当然不在话下,又多嘴了一句:“开飞机的话,英语也要学的,听说飞机有他们自己的世界和语言,用英语的最多,如果不会英语,就听不懂其他飞行员的话,也没办法和塔台交流,不会英语的飞行员,开的飞机就相当于聋哑人……”
“我会学的。”贺南星想起了自己的爷爷,当年他远渡重洋,从零开始学一门完全陌生的语言,都能努力攻克,那么他也可以。
于是他的待买清单里除了海鸥相机,又多了一项,那就是收音机,要能听到中央广播电台的《英语广播讲座》,陈礼寿他们自己看书学的都是哑巴英语,不满足飞行员能听会说的要求。
陈礼青知道贺南星经常早起看书,三兄弟中他是最不喜欢看书的,所以他承担起了给真真做饭送饭的任务。
“怎么不开灯?”
贺南星回过神,答道:“我刚醒,用不着开灯。 ”
陈礼青本来惦记着他爸的宝贝君子兰,没想到贺南星这么细心,照顾贺南星是陈家人自愿的,不图什么回报,但贺南星能把这些小细节放在心上,足见他是个知道感恩的人。
厨房里煨着骨头汤,陈礼青盛出来一碗,让贺南星喝,又把橱柜里的铝制饭盒找出来,把剩下的莲藕和排骨倒进去,装了两盒。
“陆恺时醒了,今天县里来人送锦旗,他评了先进,还得到了长青县唯一一个推荐上沪大中文系的名额,听说没有意外就是硕博连读,留校任教。”沪大中文系排名全国前三,陆恺时不仅能上大学,还不用担心以后升学和工作的事情,听说省里还来了记者,要把他救人的光辉事迹写到全民日报上,倡导全国百姓向他学习。
贺南星张了张嘴,没说话。
“真真照顾他半个月,一周前陆恺时半夜病危,还是真真发现了,及时叫来医生救回来,我去医院,所有人都说真真照顾得好,要不是真真,陆恺时哪能恢复到现在的状态,从病危到下地,就用了一个星期,简直算得上奇迹了!”陈礼青絮絮叨叨了半天,贺南星都没吭声。
陈礼青觉得他怪怪的,之前还真真长,真真短的,开朗活泼,哪像现在这样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贺南星本不想去,陈礼青认为他学魔怔了,非要拉着他出去散心,到了医院,前台小护士看见贺南星,红着脸过来问他是不是要拆石膏,贺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