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从那日过后,关明月再也没有找过阿宛。
她一直在思虑,关明月口中关于姬舆的下落究竟是什么意思。
上次夜探永恩宫,只知道永恩宫内的现场痕迹和民间传闻有出入,所以民间传闻太子姬舆在永恩殿被杀肯定是存疑的。所以姬舆真的没死?
阿宛端着茶杯,大拇指摩挲着白瓷杯口,来来又回回,每每茶汤要有倾洒之势,一个回力又将茶汤荡了回去。
秋月在一旁看了许久,终于忍不住出声,“殿下,这茶若是不合你的胃口,婢这就重新给您沏一壶新茶来。”
秋月一出声,阿宛的目光看向她,好似恍然大悟般。
阿宛暗骂自己,自己身旁不就有一个行走的宫内秘闻“百晓生”吗,问问不就知道了。
她截过秋月手中的茶具,硬拉着坐了下来,“别收拾了,咱们坐下聊聊天。”
秋月一脸狐疑,“殿下有什么想聊的?”
阿宛勾了勾手指,见她附耳过来,低声问道:“前朝宫廷秘事,你可知道?”
秋月大惊,忙拉开距离,“殿下怎么想问前朝之事了?”
“以前在民间听闻越明帝朝欢暮乐,以酒作池,悬肉为林,不知是真是假...”
秋月苦恼道:“这样啊...恐怕——”
“要让我失望了是吧?”阿宛失望道。
哪知这小丫头神色一变,欢喜道:“您可就问对人了!”
“你这丫头!”阿宛的心一下又被提了起来,假装嗔怒,“快说!”
“好嘛。”秋月委委屈屈道:“前朝的事,婢也只是道听途说,可不保真的。越明帝的确骄奢淫逸,听说他......”
秋月说了一堆,可就在秋月在起头肯定越明帝骄奢淫逸时,阿宛就知道秋月口中所说的秘闻和民间传闻大差不差,可信程度极低。
故而,阿宛试探问道:“不知道现在皇宫之中是否还有前朝宫人?”如果能找到以前永恩宫的旧人那便最好了。
“八年前攻入皇城时,旧宫人被杀得差不多了,不过还是有一小撮人幸存下来,现在他们应该都被关押在掖庭。”
“掖庭是什么地方?”
“掖庭是关押有罪的嫔妃公主以及被籍没的官宦女眷之地,同时也羁押了一部分前朝旧宫人。”
现在自己的线索完全断了,只能从掖庭的前朝旧宫人探寻姬舆的下落,可是她身为公主之身,如何去那狭窄幽暗的冷宫呢?
就算和旧宫人接上了头,也难保旧宫人不会反水泄露谈话内容。
这件事要做到神不知鬼不觉,怕是比探秘永恩殿更难上加难。
阿宛心中愁闷,一连十多日都未出嘉和殿。
但她却敏锐觉察出,东宫内的气氛肉眼可见紧张了起来,就连宫娥们的眉间都带着一丝愁绪。
起因便是太子虞良润在朝堂之上,亲口弹劾游阳关氏纵容属楚地的官员贪墨筑堤款项,这才致使洪水滥觞之时堤毁人亡。
此事一出,朝野一片哗然,因为这意味着以太子为首的东宫势力给游阳关氏下了战书。
一时之间,东宫陷入舆论的漩涡之中。
东宫中的人都知道来龙去脉,但太子虞良润不愿胞妹担忧,命令上下隐瞒,故而独有阿宛一个人蒙在鼓里。
阿宛这才反应过来很久没见虞良润了,就连时不时来她面前走一趟的周羡宁也不见了人影。
至于张成,从谒陵那日起便没有见过他。
天气越发炎热,看着看着小暑便来了。
庭内一阵喧哗,阿宛推开窗,见周羡宁穿着一身紫袍请求谒见自己。
而嘉和殿外的甬道上停着车马,仪卫们手执兵戈,森然而立。
周羡宁告知她,天气炎热,太子提议让她去牧鹭山的行宫避暑。
阿宛早已察觉东宫的异样,现在突然让她出宫,更是让她觉得莫名奇妙。
更何况,她还没去掖庭,自然是不愿意离宫了。
周羡宁权衡再三,还是将近来发生的事情全盘托出。
阿宛问,“必须去别宫?”
周羡宁点了点头,“这是为了你的安全˙着想,你知道的,你是你哥软肋。前阵子关妃邀你小聚,良润听闻后已是后怕。此次,东宫和关氏之间的斗争越发激烈,你若有事,他日夜寝食难安。”
周羡宁话刚说完,阿宛瞬间便明白关妃的结盟是何意了,她想让自己一起对付太子虞良润。
前段时间,游阳关氏想必被身处西楚之地的太子虞良润整得焦头烂额,恰好关明月认出了自己,想要通过和自己结盟,纾解关氏之困。
阿宛颔首,“之前宫里瞒着我,也是皇兄的决定了?”
“没错。良润他说不愿以这些事情滋扰你清净。”
“那你为何现在又告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