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变化
“大张旗鼓?”张顺看着手中的书信,下意识沉吟起来。 “殿下,这其中莫非有什么不妥不成?”徐子渊不由奇怪道。 “怎么不妥?妥!妥的很!”张顺摇了摇头道,“只是其中关节,错综复杂,本王一时吃不准其中变化而已。” 说实话,宋献策直接造成既定事实的这一手,非常高明。 本来按照张顺的计划,以围困阿济格部三万人为诱饵,逼迫洪太在战略被动的情况下和义军决战。 然而,这个计划最大的漏洞就是占据了盂县的朱燮元部三万明军。 如果这三万明军撤出盂县,或者和后金联手,那么张顺的计划不攻自破。 所以张顺及时下令,调动曹文诏部占据盂县东南的平定州,以防万一。 孰料关键时刻,王清之的出现,彻底打乱了张顺的部署。 随后朱燮元、张凤翼二人身死,叶廷桂率领王世仁、李国樑及杨国柱等三万明军归降,形势朝有利于义军方向发展,这才有了张顺趁机招降宣大的计划。 然而,由于这一次事发突然,张顺又是突发奇想,实际上他的招降计划十分粗糙、不成熟,是有极大可能失败的。 幸好有宋献策查缺补漏,这才干脆利索的拿下了两镇之一的大同镇。 当然,其实这个时候的张顺还没得到叶廷桂“夺取”大同镇的情报,但是根据目前双方部署情况和当前形势推断,他很容易就得出了“宣府镇是关键”的结论。 然而就在张顺意识到“宣府镇是关键”的同时,他也发现自己陷入到一个不利的境地。 如果义军按照原计划,以北面大同为防御节点,然后把宣府“让”给后金,那么洪太会在关内找到了立足点。 这样,当义军解决了太原城外的阿济格部的时候,那么后金也应当已经占据了宣府城。 如果出现这个局面,那就意味着义军因为围困阿济格部所获得的先手,便会荡然无存。 反而因为宣府乃京师门户,可能会出现后金大明两国联手,共同抵御义军进攻的局面。 “张维世何许人也?王坤又何许人也?”张顺沉吟了半晌,举棋不定,不由扭头向旁边沉默了良久的高启潜问道。 “张维世,庸才也;王坤,又一庸才也!”高启潜闻言一愣,不由行了一礼道。 “若是寻常时节,那张维世也算有才干,先后历任平阳知府、山西按察使、右参政等职。但是与用兵一道,不甚精通,不足畏惧。” “而王坤虽然被明帝依为肱骨之臣,其实不过忠心耿耿,甘为耳目而已,无甚出奇之处!” “比之叶廷桂,何如?”张顺皱了皱眉头,不由又问询道。 “不如叶廷桂远矣!”高启潜摇了摇头道。 “这......”张顺闻言顿时也傻了眼,不由暗骂了一句:这两个坑货! 本来他还指望这两个人能牵制洪太一下,等到义军剿灭阿济格部,自己再亲自率大军前去营救。 不曾想,若论治才,这两个人倒算得上合格;若论边才,这两个人竟然皆为平庸之辈。 既然如此,两害相权取其轻,那只能含泪先拿下阿济格部了。 想到此处,张顺不由当机立断道:“晓谕全军上下,明天......不,今晚就调用‘擎天大将军炮’轰打后金营地。” “明天一早,勐攻阿济格部,争取用一到三天,全歼其兵马,不得有误!” “是......”众将闻言下意识应了一声,随即这才反应过来张顺是什么意思。 “舜王,如今阿济格部虽然偶遭小挫,其实力犹在。何不等上几日,待到其水涸粮尽,再伐之不迟?”众人不由纷纷劝谏道。 这本就是张顺当初自己制定的计划,好容易才把众将说服了,不曾想今日反倒他先自食其言。 “时异则事异!”不意张顺竟果决道,“如今战机已现,听我号令,不得有误!” “这......”众人闻言面面相觑,反倒是昭德将军张凤仪笑道,“既然舜王军令一下,我等但凡领命便是。” “自舜王起兵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如同天马行空,岂是我等所能揣度?” 众将闻言一愣,顿时纷纷领命去了。 且不说义军营中如何变化,且说那阿济格、阿巴泰、扬古利和完颜叶臣等人被义军围困在太原城外,早已经士气低落,心情沉重。 “王爷、贝勒爷,还有额驸,如今我们吃食实在是不多了!”完颜叶臣不由上前请示道。 “有不少士卒私下里都开始杀掉随行的骡马牲畜,若再不早作打算,恐怕到时候我们想走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