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4章
杭州作为江浙重镇,区域中心,历朝历代都备受统治者重视,各类城防工事自然十分完备,甚至还有贴沙河这样人工挖掘出来的护城河。但有点可笑的是,包括城门城墙之类的防御工事并没有帮助大明抵挡住海汉。在石迪文麾下部队拿下杭州城的时候,这里也没有爆发激烈的攻防战,城内官员早就与海汉达成了协议,大军到城下不久就开门投降了,以和平的方式完成了杭州城的交接。 不过因为海汉接手的时间还太短,对于大明统治时期的种种制度还来不及进行彻底的改造,为求平稳过渡,杭州还是基本保持了以前的状况,就连城防的城门开关时间也没有作更改,以免本地民众不适应。 当然这样做也有好处,开放式的城防对治安管理有较高的要求,但海汉目前还没能在杭州推行自家的管理模式。而夜间关闭城门的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治安事件,这种功效已经在千百年来得到了充分的验证,所以这种管理方式大概还会在杭州持续一段时间。 本地的民众当然对此早就习以为常,所以尽管需要在城门处排队进出城,倒也没人抱怨这种低效的安排。但陶弘方等人以前在三亚哪会有这种境遇,只等了片刻就不太耐烦了。 “阿蓬,你去前面看看,还得等多久才能入城。”陶弘方将随从阿蓬叫过来,让他去打探情况。 阿蓬跟随人群慢慢挤到前面,发现在城门处有数名海汉军人在维持秩序,不过他们的工作并非盘查出入城的人员货物,而是指挥交通,保证出入城的车马人员不至堵在城门处。但或许正是因为城门通道太过狭窄,出入的速度都十分缓慢。有人想不管三七二十一往前涌的,就会被士兵们揪出来喝骂一通。 阿蓬见状知道没有捷径可走,也只能回去照实复命。 大约又等了一盏茶的工夫,他们一行人所乘的马车总算是通过庆春门进到了杭州城内,然而这城门里的交通状况也没见得比城门外好多少。因为杭州城东就是大片田野的缘故,庆春门内的街道上几乎都是运蔬菜粮食进城的农民,而出城的则是结队而行的粪车。陶弘方一行人不得不继续遭受交通拥堵,缓慢地向着目的行进。 待一行人来到石迪文办公的地方,距离他们从琼联发客栈出发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两个小时,而此时衙门外等候接见的人早就已经排起了长队。 这处办公地是征用了大明时期的浙江布政使司衙门,不过大门上方原本的招牌已经撤下,取而代之的是挂在大门旁边一块白底黑字的牌匾海汉国东海大区管委会。 虽然门口挂着的是管委会的招牌,但实际上这里处理的事务也不仅仅只是民政而已。由于石迪文还担任着东海大区军事长官的职务,所以辖区内的军务也都由他负责。在大门外等候接见的队列中,便有两三名身着制服的海汉军官。 当然了,会在这里排队的,应该也不是什么紧急军情,多半都是人事调动、后勤补给之类不算急切但又需要石迪文亲自盖章批准的事务。 陶弘方等人虽然已经商量好了按照正常流程求见,这个时候看到门外的长队也还是有些不安,要是按照眼前的情况排下去,恐怕得等到下午才有可能见到石迪文。 但既然来都来了,当下自然不可能拔腿就走,众人拿出各自在出发前领到的调令公文,照着正常流程去门房登记。 负责给访客登记的也是一名军官,接过他们几人的公文扫了一眼,又抬头打量了他们一番,开口问道:“几位大人是一起从三亚过来的?” 陶弘方点点头道:“正是如此,有劳了。” 军官放下资料,叫过一名下属,让他们领着陶弘方等人到偏厅去稍事休息。陶弘方倒是没料到居然会有特殊待遇,连忙抱拳谢过。不过他们的所有随从人员,都需在衙门外去候着,不能跟着一起进去。 众人被领到偏厅,在这里等候接见的人果然少了很多。而且这边有座位有热茶,可以坐下来慢慢等,的确要比在大门外站着排队舒服得多。 厅中有两人比他们早到,一个是身穿海军军服的年轻军官,其军服上的徽章表明他是一位海军少校。但这位少校的相貌看起来还颇为年轻,年纪应该与陶弘方等人相仿。 这个岁数的少校军官在军中可并不多见,哈建义虽然也同是少校军衔,但这有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他老爹的影响力,而普通军人想在这个岁数就升到少校一级,那背后可得有一摞实打实的战功才行。这位军官如果不是有特殊的出身,那肯定便是军中的战斗英雄了。 而另一人则是一名下巴留着短须的中年男子,但看其衣着装束颇为华贵,应该并非海汉人,而是出身大明的权贵人士。 四人落座之后,陶弘方朝哈建义使个眼色,哈建义心领神会,当即便起身走到那名军官面前行了个军礼,自我介绍道:“我是国防部联合参谋部的哈建义,请问阁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