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会(上)
大早叶亦舟收到一百的短信,说是下周在上海的张智林要去成都出差,在成都的同学借此一聚,让叶亦舟也过去。
一百是绰号,本名是刘以柏,和吴默是同学。叶亦舟比他们小一届,严格意义讲是他们的学妹。
与后来的“同学”不同的是,他们这些同学,无论是否一届,都共同生活在同一个三线厂。
当初他们的父母就是响应国家号召,从全国各地汇集到这个西南小城,撒汗水,献青春,搞建设,城市的一半都是他们的厂区。厂子里从幼儿园、小学、技校到职工大学老年大学,从电影院、澡堂、医院到消防队,一应俱全。
三线厂的子弟,生活相对封闭而自成体系:从幼儿园开始就在一起,然后一起上子弟小学,再一起上子弟初中,到了高中才会有一部分成绩好的同学考到市里的学校,并且大多学校-家两点一线;而因为厂里的人来自天南地北,因此大家统一都讲普通话,因此尽管生活在这个城市十多年,大多数厂子弟的孩子都不太会讲当地方言。
对于自小长在那里的孩子们而言,好处就是谁都认识谁,整个厂到处都是熟人,走到哪里都在相互打招呼,像个大家庭;坏处也是谁都认识谁,老师和家长都认识,家长和家长也认识,于是只要谁考得不好或者挨了批评,父母甚至会比自己更早知道。
“我去好吗?都是你们那届的同学。”叶亦舟有些犹豫。
“你一定要来。有人想见你。”一百回复。
到了周五晚上,一百的短信又来了,通知周六在成都聚会的时间和地点。叶亦舟没有回复,她并不确定自己是否要去。
直到了周六中午,一百打来电话:
“你几点到?我去高铁站接你。”
叶亦舟这才打开高铁的售票APP,浏览了一下说:
“现在没票了。”
“那你开车过来吧,反正也就三、四个小时,大家这么久没见了。我们会一直等你哦,be there and be square.”一百不容叶亦舟拒绝,便抢先挂了电话。
叶亦舟这才换了件蓝色的牛仔复古印花长裙,配了个羊脂玉环的手编绳项链。一切收拾好,又把儿子寄存到了父母家,然后开车出发。
因为进城堵车,到了吃饭的地方已经是晚上七点过了,叶亦舟走进包房,一大桌子人已经落座,桌上凉菜和酒已经到位。
“大家欢迎远道而来的Mary。”
说话的是彭远航,叶亦舟应声望过去,发现他和上学的时候没什么区别,还是十分清瘦,只是浓眉下多了一副黑框眼镜,而嘴唇和下巴处多了刻意留着的、貌似邋遢的胡子。
“给你留了位子,智林旁边那个。“
说话的是一百。一百变化也不大,只是比以前胖了两个号,头发也稀疏了不少。
张智林忙站起身,将身旁空位的椅子拉出来,礼貌地让叶亦舟坐下。
“实在不好意思,让大家久等了。“
叶亦舟一边道歉,一边环顾了一圈:桌上一张张面孔都还是那样熟悉,叶亦舟一眼都能认出所有人:YY,六乘五,华眉,周彬,赵飞,小诺……当然岁月也没饶过谁,男同学大都油腻了许多,而女同学的面庞也不再鲜嫩。
“让我们久等了那就罚酒三杯吧。“
彭远航笑着说道,然后起身端起桌上的五粮液,给叶亦舟连倒了三杯五,一杯五钱的那种。
叶亦舟倒也没推辞,一口一杯,三下便喝了个干净。众人都鼓起掌来。
“组今天这个局的人,还没到。在他到之前,由我来主持工作。“
彭远航从小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并不十分好,却是孩子头,话总是最多的,并且写得一手漂亮的字。大学的时候只考上了北京一个很普通的大专,却因缘巧合地遇上了房地产开发的黄金时代;而因为坚忍不拔的精神和灵活的头脑,彭远航在业界一时风光无量,老早就实现了财富自由。后来因为项目的原因南迁到了天府之国,在此定居下来。桌上有四分之一的兄弟都是因为他的引荐进入到的房地产圈,并且都还做得十分不错。
“今天我们要欢迎张智林张总,千里迢迢从上海来视察我们成都同学会的工作。“
张智林忙举起酒杯,感谢了大家为他聚集一堂,然后一饮而尽。张智林还是一张白净的脸,略弯的背,以及大多已婚男人体态。大学毕业后他去到上海工作,从IT基础程序员做起,到后来的高管,先后跳槽几家上市公司并且都拿到了原始股,但行为举止依旧如从前一样彬彬有礼,温和谦恭。
“我一直很佩服张智林,身家不菲,却能在上海这种花花世界,守着第一个女朋友沈雨涵到现在。” 说话的还是彭远航。
“这点就不随我了,我已经离了二次婚,现在的女朋友还在读大三。“
彭远航对自己的私生活从来都很坦率,甚至有些得意。他看了看张智林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