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孩子
2000年左右,国企单位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有一些员工担心后面的事业发展,选择了买断自主创业,而春晓的父母正式其中的一份子。
刘老大因为汽修行业的不景气,空有一身技术但没办法为家里创造更高的收益,任二姐则是迫于无奈,上班的地方安排太远,之前中午有往返家里的班车,改革之后就只能早出晚归了,为了照顾读小学中午要回家吃饭的春晓,任二姐只能选择离开。
在春晓的记忆里,那段时间家里的气氛总是紧张,客厅永远是昏暗的,任二姐好像做了什么不情愿的选择,偶尔会看见她坐在沙发上默默的哭泣。
买断之后春晓家没有了稳定的收入,刘老大两口子总还要想办法让家里生活下去,买断的赔偿款就成了他们起步的第一笔资金。跨出国企的舒适圈,他们再三考量之后承包了之前单位的其中一个员工食堂。做餐饮是一件特别辛苦的事,每天都要早起贪黑的干,春晓记得为了买到便宜新鲜的菜,他们需要凌晨四五点就出门去农贸市场,家里没有汽车,就靠着那辆黑色的女士摩托车撑起了这个家的希望。
刘老大也想着自己的一身技术不能被浪费,全家商量之后开了一个小型汽修厂,收了几个徒弟,春晓的外公有文化,给汽修厂取名永顺,同时也是希望经历变故后,刘老大和他女儿的事业生活永远顺利。
春晓家的生活从一团乱麻里抽出了主线,开始朝着新的方向前进着。但好像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问题,这些忙碌更迭的时间里,经历了第一个叛逆期,春晓也在慢慢的改变。
家里突然两个人失业再到创业,经济问题是受到冲击最直观的事情,所有的开销都突然缩紧,家里没有成箱的饮料,堆满的零食,任二姐买东西开始淘便宜的东西,袜子穿烂了舍不得买新的,就拿出针线补一补又能再撑一段时间。
春晓感觉自己和别的同学好像也有区别了,她有点羡慕其他同学有自己的零花钱,想买学校门口花花绿绿的贴纸和玩具。但是春晓没有,她也不敢开口要,她记得在超市问妈妈要东西时,妈妈说没有钱,她想要不肯走,妈妈厉声呵斥还给了她一巴掌。她害怕了,不知道为什么别人有的自己不能有,父母还会怒目相斥,后来渐渐的就不愿意开口提要求。
春晓开始想别的办法来满足自己的愿望,她会跑到院子的小卖部里选自己喜欢的东西,告诉老板自己是刘老大家的孩子,先赊账,单位的院子,大家一个单位的互相都认识就默许了这种方式,后来小卖部老板觉得赊账的期限不短了,拿着账本找到家里,刘老大两口子才知道春晓在外面干了什么事情,给老板陪着不是结完账后,刘春晓不出意外等到的,是一顿训斥和巴掌,然后跪在房间的角落反省。
挨打并没有浇灭春晓对消费的欲望,自从没办法赊账之后,春晓就开始想别的办法,那会儿公交车还是5毛钱一个人,想吃学校门口的小零食,就和同学说好两个人一起买零食再到公交站台找愿意5毛钱不要票带两个孩子的公交车回家。
有了想要的东西,但不敢伸手要钱,渐渐的,春晓想到了去任二姐的包里偷偷拿钱,从一两块到十几二十,家里出现了越来越多新鲜的东西终于引起了任二姐的注意,都不用怎么审问就找到了原因,刘老大两口子可以做的也只能是责骂,他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管这个让他们越来越失望的女儿。但春晓好像已经习惯了犯错挨骂,哭着认错之后继续犯错,直到有一次刘老大发飙了,拿出菜刀说要把偷钱的手剁掉,那一次,春晓记住了。
但一次次的失望,一次次的责骂,也让春晓和父母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那段碰撞的时间里,唯一让春晓觉得庆幸的事情,就是被老师选入了学校的垒球队,仿佛一时间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再苦再累的训练,春晓也不觉得辛苦,每一次挥棒奔跑都是快乐的,每一个漂亮的上垒都可以赢得周围热烈的欢呼,慢慢的,春晓变成了球队不可或缺的存在,是别人眼里耀眼的光,刘春晓觉得自己原来也不是那么差,也可以变成很优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