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事
荒芜一片的冷寂战场,残阳半壁,夕阳如血。
一辆通体漆黑的辇车疾驰在沟壑纵生的峡中低谷上,马蹄踏在坚实的土地上,扬起阵阵沙尘,侍从和随行的马夫列成纵队,在漫漫黄沙中勾勒出一笔遒劲的墨线。
队伍居中的那辆辇车内传来低低的交谈声。
“懿儿,此去昭国,你可要把你那骄纵的性子收敛些,莫要胡闹。”说这话的是个壮硕的中年男人,衣饰不凡,蓄着一层浓密的络腮胡,目光如炬,身形似虎。
坐在他面前的是个约莫十六七岁的妙龄少女,身穿一件绣长襦锦的袍子,与大昭所在的平原地区的百姓长相截然不同,她一双剑眉,眸子嵌得极深,鼻梁英挺。
听到父亲发话了,拓跋懿撇撇嘴,应道:“父汗,我知晓了。”
拓跋凛这才放心,原本严肃的脸上浮现出一抹难得的笑,怜爱地看了眼已经初长成的女儿,打趣道:“懿儿,此次赴宴,若是合适,父汗定为你谋个好亲事。”
话音刚落,拓跋懿便不乐意了,口气有些恼:“父汗莫要折煞女儿了,我不稀得那些中原的男子。”
“话可不能这么讲,他们中原人虽说身子文弱,读书轮道却是好手,这一回,你也要向他们多学学。”
“父汗,明明是我们打了胜仗,为何还要去他们的地界?”
拓跋凛的脸色顿时沉下来,沉默一刻,这才应道:“小战而胜,不值一提,长年交锋,我们和昭国气力都耗了不少,这次我等前来,是为和谈,不为其他。”
见父亲心情不悦,拓跋懿也不好再说什么,她托着脸,悄悄掀开窗子上垂着的幕帘,百无聊赖地探出一眼,入目是茫茫苍黄,千沟万壑的戈壁崖上,苍鹭掠过,发出的鸣叫被风声遮掩住大半。
拓跋懿掩上了帘,辇内重新恢复到原本相对灰暗的环境,剧烈的颠簸仍不止息。
她感觉有些乏了。
——
镐京城。
原本热闹的街上像是突然被按下止息符,行人停下了闲聊的话头,不约而同的将眼神投向重兵护送着的辇车上。
这辆马车的样式同大昭境内任何一类车马都截然不同,所以才叫人觉得稀奇,常人只需一眼,便能看出这里头坐着的人的不一般来。
不光是车,连辇下随行的仆从,衣着都很奇异,
上身是件芢直襟式短衣,下身为宽布裤腿,脚穿的是皮革靴子,对于常年生活在平原地区的大昭臣民来说,确实不多见。
万庭栖同周边的普通民众一样绕到了一边,眼神投向那逐渐远去的车马队伍之上。
不等她细想,身旁的小市民便絮絮叨叨地论了起来。
“这是谁啊,如此大的阵仗?甚至还叫我们的兵来护送他们。”是个粗糙的男声。
“哎呀,你不知道,”接话的是个苍老的声音,带着些嘶哑,“这就是去年同我们打仗的碑夷呢。”
因为是蔑称,后面那两个字的音量被压得很低。
“碑夷?他们怎敢到这里来?”那粗糙男声的主人吃了一惊。
“打了这么久,两方都吃不消,的确该休战了,你不知道,为了供蒙将军在北疆打仗的粮草,国库可还亏空着呢。”
“是啊,依我看,这回蒙将军也该回宫受赏了。”
另一个陌生的声音道。
在北疆主持大局的蒙将军,听上去便是那所谓三殿下的亲舅舅了。
支撑李郴回京的最大功臣。
此次他回来受赏,那纨绔想必更加得意,也不知李景打算怎么安排。
万庭栖拢了拢遮脸的面罩,离开人声鼎沸的主街,从小路绕回了裕王府。
瞥了一眼等在议事厅外的林轩,她加快了步子。
“殿下可准备好了?”
万庭栖向内厅里站着的人行礼。
应她的是厚重的书卷放在桌上的沉闷声,随后才是拉开文椅的轻微声音。
李景掀开帷幔走了出来,不再是那身玄色长衫,而是件平日里极少见的朱红色冕服,样式极为庄重。
面白如玉,眉似点墨,再搭上这身华服,万庭栖定力再好,此刻都有点失神。
似乎是注意到她的失态,李景走到前厅,问道:“这是怎么了?”
万庭栖慌忙道:“属下无碍。”
闻言,李景也不再追问,只道:“既然准备周全,那就出发吧,碑夷的那些贵族应该已经进京了。”
“如殿下所料,属下方才回来的路上,正巧碰上他们的车马。”
“走吧。”
两人出了前厅,原本在门外候着的林轩连忙跟了上来。
万庭栖跟在后面,想了想,扯扯身后林轩的衣角,默示他靠过来些。
林轩像只小狗似的贴了过来,瞪大眼睛等待着她的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