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军
然而三日后,顾闻旌面色阴沉地看着木匣子里的东西,简直想撕了他。“易云中!”
问青和有林站在一旁,尤为尴尬。
原来易大人口中的“稀世珍本”,竟是近些年来风靡长安的话本子。这也就罢了,可他居然还给顾闻旌送了本《金瓶梅》!
美名其曰:让你们将军好好学学。
难怪他当时笑得一脸奸佞……
顾闻旌把春宫图扔给有林,别过头说道:“把这些东西拿出去烧了,别教阿萦看见。”
有林只瞧了一眼,便匆忙把书合上不敢再看,好似见了鬼一样。
这画的未免也太……的确不能让姑娘家看到。
这些日子里,顾萦身上的伤好了七七八八,顾闻旌教她读书识字,一目十行,更为她的天赋所震惊。
八月的时候天气转凉,一日,顾闻旌在营内布署战局,顾萦照旧捧着《策论》念给他听。
“念错了,把手伸出来。”顾闻旌开口打断了顾萦。
小姑娘颤颤巍巍地伸出手,下一秒戒尺落在手心里,发出“啪”的声响。
疼的她眼泪都出来了,却依旧强忍着不说话。
顾闻旌抬头看她,发现了眼角的泪痕,不动声色地收回手,说道:“继续。”
顾萦翻开书扉,就着原先的地方读下去。
军营之中,也不知道他哪来的戒尺。
大概一柱香后,少年再度喊停,“又错了。”
顾萦垂头丧气,自觉地伸出手,上头的红印还未褪去。
而这一次,他的力度却明显轻了很多,仿佛只是轻轻一触就又收了
女孩还没反应过来,就听到头顶有声音传来。
“念书要专心,别想东想西的。”
顾闻旌素日里待她极好,但在读书这方面却分外严格;一个真正的老师那样。
午后,营外突然有哨兵来报:“启禀将军,援军到了。”
顾闻旌面带喜色对顾萦说道:“我们走吧。”
顾萦知道,他很开心。周宁两国长久以来纷争不断,虽然这些年来北宁节节败退,但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大周想赢得彻底,光靠驻在西北的这批将士远远不够。援军的到来,无疑是为周国再添胜算。
帐外,援军领袖赵建凛率着六万精兵停驻漠北,这其中甚还有他自己的儿子——赵律凉,比顾闻旌还小两岁。
八月的阳光依然是滚烫的。
顾闻旌身银色战袍,墨发玉冠,他的眉目很干净,盛满了一湖的秋水。在万军见证下,以军礼接见了赵氏同袍。
顾萦本以为,赵氏援军到来,最开心的人会是顾闻旌,却没想到,那人竟是梁副将军。
顾将军有意,在军中设一场夜宴来款待同胞。听到这消息的时候,若不是有问青拦着,有林几乎都要“飞”起来了。
不出所料,篝火点起的时候,梁副将军再次凭借着自己出色的交际能力,成功地与援军将士们打成一片。
问青留在帐中,陪顾闻旌招待赵氏父子。
赵建凛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开怀大笑道:“都说外甥肖舅,今日见顾将军英姿,更教吾想起当年与护国公并肩作战的那段日子了。”
顾闻旌笑看端起酒杯回应。
顾闻旌的舅舅顾少雎与赵建凛曾为战友,情谊深厚。他幼时跟在舅舅身边,曾见过赵将军几面。
只可惜,后来护国公在战场上旧伤复发,不得以退居长安。所幸现在有外甥继承了自己的衣钵。
赵律凉年纪虽小却很懂分寸,没有打扰父亲和顾将军商议军国政事。酒过三巡后才开口说道:“来之前,太子殿下托在下给将军带了一句话。”
当今圣上共有三子,均为中宫嫡出。而太子是帝后的第一个孩子,聪慧机敏、温文尔雅,自幼有名师教导,深受器重。
顾闻旌往在宫里的时候跟太子同吃同住,一直都很喜欢这个表弟。
“殿下怎么说?”
“殿下问——将军打算何时班师回朝?”
顾闻旌饮了一杯酒,搁下酒杯道:“三年。”
三年的时间,足够让他收复国土,也足够让他教好顾萦。
亥时将至的时候,他去了趟顾萦的寝帐。
小姑娘还没睡,灯火阑珊下静静地捧着一本书,连他进来了也没发觉。
顾闻旌走近后吹动了烛火,女孩合上书抬头,不慎撞进他的眼眸。内里烛光摇曳,酒气氤氲。
少年浅浅一笑,从她手中拿过书本。
“外头那么热闹,怎么还待在这里看琴谱?”
没有给她回答的时间,少年牵起她的手腕,带着她走出营帐。
直到很多很多年以后,顾萦依然记得今天的这一幕——
篝火醉倒在晚风里,士兵们举着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