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黛玉培养记
神仙大多都会掐算前因后果,但将她说的话都掐算得一字不差的,怎么说也是很厉害的神仙了。
她和恩人都是小仙,一株仙草,一颗石头,各自都是孤零零的,在仙界是很不起眼的存在,有谁会花心思掐算他们这点小事?
黛玉冷静了一会子,才接着往下看。
书的第二回,先说了自家的事。父亲今年才过了三十六岁的寿辰,书中却说父亲年已四十,而“黛玉”已是五岁。
此书写的是未来之事?
但母亲和弟弟的身子骨被她养得好好,断不可能早夭。
后面又演说了荣宁二府四代人,无论是娶了谁家女子,还是生了几个孩子,连同各人的名字,一桩一件都与母亲讲的毫无错漏。只有林家的对不上号,是因为自己的缘故?
若不是自己以灵力滋养双亲,依着母亲原来孱弱的样子,几年后仙逝是十有八九之事。
黛玉思绪纷飞,将这系统翻来覆去地又查看了一遍。
“它的确不是仙家法器,一直以来起的用处,倒像是在于外界联通、传递音讯。评论里多次有人提到红楼梦,又说是名著,所以书并非凭空捏造,而且知悉此书的人不在少数。”
“我原来是书中人吗……”
黛玉心乱如麻,有些烦躁起来,手下汇出的金灵力化为小小一柄断刃。
掘了掘地上的土,割下几根枯枝,又在石板上留下几道划痕。黛玉甚至认真思考要不要给自己划上一小刀,试试到底疼不疼,索性她也不在意那些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说法。
思来想去还是算了,被灵河折磨的乏累她还没忘呢。
“佛说有三千大千世界,果真是无奇不有。”
黛玉到底是个仙子,这些过于虚幻的事儿虽然神奇,但也不是不能接受,很快便调整好了心绪。
她还要往下看那红楼梦,却发现只有这页面上只记载了两回,返回评论区一看,那位粉丝说今日还有事要忙,闲了再给她发后面的。
黛玉只得暂且搁下,转而去求证另一件事。
书中提到的甄士隐这位先生,详细写了他住在姑苏城阊门外的十里街,街内的仁清巷有个古庙,叫作葫芦庙。
家里的管家是林府的老人了,祖孙几辈都担着管家的差事,可谓是一家忠仆。
那姑苏城是林家祖籍所在,既有这么一个地界,甄先生又算当地的望族,林管家应当是知晓的。
黛玉装作关心祖宅那边儿有什么好吃的好玩儿的,将姑苏的大小事儿问了几句,话头就拐到了这甄家。
果然管家知道有这么一个人物,他前些日子刚派了人往祖宅送去了些扬州土仪,可巧就听说了这甄家遭了变故。
“那英莲小姐元宵节出了趟门,家里下人没看顾好,小姐竟是没了踪影,都说是被人贩子拐了去了。可怜那甄家老爷和夫人,先是丢了独女,又被葫芦庙的一场大火烧尽了家产,穷困潦倒之下,甄老爷跟了一个跛足道人出家云游去了。”
林管家说到这儿,不免叹了口气。家财尽散倒罢了,穷有穷的活法。只是那孩子落到贩子手里,要遭多少罪呀。
自家生得粉雕玉琢的小姐就站在他眼前,若是小姐过得不好,他们这一干仆人尚且心中难受,更何况是爱女如命的老爷夫人。
“姑娘,老爷夫人不拘着你在府中四处玩闹,但万万不可独自跑出家门。前车之鉴就摆在这儿,可不敢叫小姐出事儿。”
“我晓得呢,管家爷爷请放心。我若是出府,须得爹爹陪我,再请管家爷爷多带些咱家的人,安安稳稳的才好呢。”
黛玉心中的答案得到验证,对那红楼梦就更好奇了,时常在评论区拜托粉丝给她发些书里的内容。她也不贪心,间隔几天才读一点。
虽说这书写的是这个世界的故事,可她如今活得好好的,不可能真和书中的她完全感同身受,至于其余的人物,更是还没跟她有牵扯。
读书明智,她现今就是将红楼梦作为参考,参悟参悟其中的道理,再分析各个人物的性情。
时日久了,虽然还未与外祖母、宝玉以及姐妹们谋面,黛玉却已颇为熟悉她们各自的秉性了。
书里既写了她是六岁去的外祖母家,而今她才不到两岁,在这个时代,这么小的人什么也做不了。黛玉也不急着去找恩人了,在林府好生过着她的安生日子。
春去秋来,又是一年过去,林家与书上写的仍旧对不上。
黛玉的弟弟出生了,是个文静敦实的孩子,被贾敏养得壮实得很,怎么看都是一副长寿样儿。
这话是林如海自己说的,要不是怕得罪祖宗,他真恨不得说一句自家儿子难得不像文弱书生了。
当初黛玉说贾敏怀的是个男娃,果然灵验,贾敏依着约定给黛玉的梳妆匣子里添了许多金贵的首饰,黛玉喜欢得恨不得连夜长出一头长发,好让她能打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