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拨云见雾
上的衣纹饰带,抬头望着宫门上方那三个敕金大字“承庆殿”,心中似乎颇有所感,毕竟,自己已近一月未踏入这承庆殿一步,而今再次来到这里,心境也已不同往日。
正自思量着,只见王肃清开口道:“太子殿下,时辰已不早了,皇上已在御书房内等着见您呢,快去吧,别让皇上等急了。”
凌昱环顾了一下四周,宫人们见是太子殿下与丞相大人驾临,也不敢多言一句,便纷纷退至一旁,让出了一条道。凌昱这时才轻轻点了下头,道:“嗯,我知道了,还请王大人先回吧。”
王肃清点点头吩咐车夫驾起马车离去。
凌昱盯着王肃清悄然离去的背影许久,直至那背影越来越小,才渐渐回过头,向行宫走去。
御书房内,一身锦衣龙袍的凌翊斜倚在椅子上仍是在翻阅那本《资治通鉴》,不同的是他脸上的神情似乎已不同昨日那般沉重,更多了几分舒缓惬意。
凌昱轻轻弹去粘在他衣袍上的灰尘,缓缓走至凌翊身边,双膝一弯跪下,微一揖首,道:“儿臣,参见父皇,祝父皇龙体康健,万寿无疆。”
凌翊见是凌昱来了,便斜眼轻瞟他,嗤笑道:“万寿无疆?你不来把朕气个半死朕就已经谢天谢地了。你倒是说说,你这几天去哪了?什么事那么忙,竟一连数日,连朝也不上?”
凌昱依旧跪着,缓缓向凌翊磕了个头,道:儿臣,这一月内,身体欠安,一直在家中静养,故未能来上朝。这不,等儿臣身体好转了,便急着来见您了。”
凌翊却突然一拍桌子,劲力之大震得凌昱吓了一跳,道:“胡说!难道说,你还想再继续隐瞒下;去吗?”
刚才似乎是被骇住了的凌昱这时已恢复了思绪,定了定心神,道:“儿臣该死,请父皇恕罪。儿臣并非有意欺瞒父皇。儿臣只是觉得,在这偌大的深宫里,儿臣虽贵为东宫太子,一国之储君,在朝堂之上,众臣之前却又是那么的无能,什么事也不能做,只有一次又一次地接受众臣的决议。父皇身边有才智过人的中书令王大人,又有能征善战的尚书右仆射左弈思大人,号称是父皇的左膀右臂,专替父皇裁决机要大事。而儿臣这个所谓的东宫太子,只不过是一个任人操纵的傀儡罢了。”
这一次凌翊没有发火,而是十分镇静地听完了凌昱的话,过了许久,才道:“或许在以前,在你说这些话的时候,我还能原谅你的无知。可现在你是东宫太子,一国之储君,身在那个位置,你没的选择,也没有任何退路,如果你放弃了,便只有一条路。”说罢,凌翊轻轻俯下身,轻拍了拍他的肩,又道:“如果你想做一个强者,就必须用实力来证明自己;如果你不想变得懦弱而又无能,就必须拿出你的勇气。弱者,总是喜欢用理由来解释结果。而强者,不需要理由和解释。”
凌昱没有说话,只是低头沉思,似乎是在回味着凌翊刚才的那两句话。
凌翊又继续道:“你以前不是爱读《唐史》吗?太宗贞观年间,太子李承乾懦弱而又无能,整天只知道在宫里胡闹,不能服众,朝中竟没有几个支持他的大臣,最后不得不起兵造反。最后被太宗所废,逐出长安,永世不得回宫,在外流浪半生至死。如果你不想成为第二个李承乾,你应该知道该怎么做。”
凌昱点点头,道:“儿臣明白。只奈当日李承乾身边却有魏征,侯君集这样的名臣辅佐,力扶他上位,可怎奈最后,他还是走上了造反这条不归路。可惜呀,究竟是天意,还是人祸?”
凌翊道:“魏征死后,朝中支持太子一党的几乎就只剩下了侯君集一人,可你且看他日后下场如何?他是明臣,是忠臣,只可惜他这辈子都太过执着于他的所忠,曾三次被起用又三次下狱,你可知何故?”
凌昱摇摇头:“儿臣不知,请父皇明示。”
凌翊道:“侯君集一生命运坎坷,曾大起大落数次,错就错在他太过于执着,太精明,锋芒外露。所以才屡遭谗害。”
凌昱似乎并不太明白:“父皇的意思是?”
凌翊道:“你身为东宫太子,要有所能为,又要避免凡事亲为,收敛锋芒。否则无论是君,还是臣,定然会承受灭顶之灾,你可明白?”
凌昱听闻此语,此刻仿佛恍然大悟,如梦初醒一般:“儿臣,明白了,多谢父皇明示。”
凌翊望着凌昱,点点头,笑道:“明白就好。不过,明日的早朝,可不许迟到!”
凌昱点点头:“是。”转身退下。
(三)
雾岚云重,空气里湿漉漉的,仿佛昨夜刚下过霜一样,凝结成的细小的冰晶似弹指可触。雾色迷蒙,迷蒙中却带有些诗情画意的美感。
一袭白衣的凌溪站在书桌前,手执一支狼毫在书桌上平铺的那张宣纸上肆意挥毫,又不时抬眼瞟了眼墙上挂着的那一幅仕女图,似乎总也静不下心来画完这幅画,总是盯着墙上那一幅画愣了好久,连笔上的墨汁浸染了洁白的宣纸也毫不自知。
画上的那女子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