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写节略
南书房,乃是军国重地,由乾清宫的膳房负责管饭。 午膳送来的时候,因膳房的太监,无法进入南书房内,玉柱要自己出门去拿膳食。 膳房的太监们,提来的是一只好几层的红漆食盒。 玉柱报了名字后,一名小太监验过了他的腰牌,这才将一只三层的红漆食盒,递给了玉柱。 “玉大人,您用过了膳后,半个时辰内,将这只食盒,还搁到此地来。”小太监对玉柱的态度,不远也不近。 玉柱一听就懂了,用午膳的时间,为期半个时辰,过时不候。 只是,提着红漆食盒的玉柱,在南书房门前,被御前带刀侍卫抬手拦住了。。 “玉大人,任何杂物皆不得入内。” 玉柱四下一看,见南书房里的同僚们,都不见了人影,显然是去了某个地方用膳了。 “这位大人,下官初来乍到,敢问您,可在何处用膳?”玉柱的姿态摆得极低,话也说得很中听。 那侍卫笑了笑说:“你玛法,贵为领侍卫内大臣,竟然没有教过你?” 玉柱心说,佟国维确实说了很多南书房的事,唯独没有说,怎么吃饭的事儿。 麻烦的是,玉柱也确实疏忽了。在他看来,宫里有那么多的膳房,他的用膳问题,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谁曾想,送膳的太监啥也没说,侍卫还有点故意刁难的味道。 好在,玉柱早有准备,他的怀里,揣了两个不大不小的白面馒头,就是备着应急的。 反正吧,茶房里的茶水,确实是管够的。 因为,南书房里的人都走光了,就剩下玉柱一个值班的,他也无人可问。 玉柱索性又把红漆食盒,放回了小太监的面前。 想刁难小爷是吧? 嘿,小爷这一顿午膳,就着热茶,先啃两个白馒头,这总可以了吧? 在南书房里,主要是案头工作,坐着不动,运动量极小,脑水耗费极多。 客观的说,少吃一点,对玉柱而言,并不是坏事。 下午,张廷玉回来了,并没说他去了哪里。 玉柱知道此间的厉害,不该问的事儿,绝对不能问。问了,就是犯了忌讳。 这就好比,国家召集专家们集中精力搞黑弹,即使老婆问了,也不敢说出基地的详细地址和联系方式。 不管是哪朝哪代,嘴巴不严,不能保守机密,擎等着倒霉吧。 张廷玉手头的事务,异常之多,他只能利用工作的间隙,告诉玉柱,节略怎么写?档案怎么整理? 张廷玉说,别的都算是小事,当日的紧急奏折来了,必须第一时间处理完毕,递进乾清宫里。 若是耽误了紧急军国大事,惹得皇帝盛怒了,十颗脑袋都不够砍的。 由于玉柱是大名鼎鼎的满洲状元郎,张廷玉就试着分了几本普通奏折给他,让他写出节略来看。 节略,便是针对奏折,作出超级浓缩且意思很清楚的简单描述。 据张廷玉说,皇帝喜欢看的节略,顶多不超过二十个字。超过了,皇帝就不太乐意看了。 以玉柱的水平,找出奏折里的重点,提炼个中心思想,简直是易如反掌。 不过,玉柱并不是一般人。他明明可以马上就写出节略,却故意拖了一刻钟,才列出来。 混过大机关的人,都肯定知道的,文字工作浩瀚无边,绝大部分都是无用功。 玉柱当过大秘,他比谁都清楚,普通的文字工作,你就算是搞出了上千万字,累得要吐血,也无卵用。 真正容易出彩的东西,其实是,重要的军政奏折。 张廷玉,那可是极其谨慎之人,不仅嘴巴紧,而且性子缜密,他先给玉柱写节略的,全是请安折。 这个时代的所谓奏折,说的也不外乎是些小农社会里,相对固定的事情罢了,焉能与后世的产业发展报告相提并论? 不过,玉柱的到来,倒也极大的减轻了张廷玉的负担。 张廷玉看了几份玉柱写的节略后,算是认可了他提炼中心思想的基本文字功底,便把他手头积压的请安折,一股脑的给了玉柱。 玉柱不慌不忙的写节略,大约维持在一刻钟处理一本的样子,速度不快也不算太慢。 反正吧,到下衙前,玉柱肯定可以完成今天的工作。 原本,按照玉柱的想法,他是很乐意,仔细的查看各种存档资料的。 问题是,他初来乍到,纯粹的新手一个,南书房内的档案,岂能随便给他看了? 南书房里,采取的是轮值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