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7、张叹大伯家(2/2)
张叹:“你们这是?” 门口站着谭家小姐妹,一人手里拎着一个东西。谭锦儿拎的是亲手做的灯影牛肉,喜儿拎着的是她参与制作的糯米团子。 “我的小团团~” 喜儿可怜巴巴地盯着落在地上的糯米团子,张老板接住了姐姐的牛肉,却理也没理她的小团子。 她可怜的小团子哦,嘤嘤嘤。 她赶忙捡起来,左看右看,hiahia笑,庆幸没有摔坏。 不过也是,糯米团子本来就软乎乎的,摔不坏。 两姐妹是来给张叹送吃的,感谢他给喜儿买了件衣服。 “谢谢,谢谢你们。”张叹把她们迎进家门。 与此同时,陈斌在收到张叹的短信后,第一时间查看剧本。 “人民的名义?”陈斌嘀咕了一句,没有发表意见,往下看。 看了个开头,不得不停下来,心说要不要开篇就这么刺激??副市长贪污逃跑,省委主要领导暗藏锋芒。 不是说张叹写的不好,而是这种尺度他很担心能不能过审。 他遍寻记忆中的现代官场剧,没见过这种尺度的,涉及的层面还这么高。 他想打电话跟张叹讨论讨论,但是暂时放弃了,接着看,看完再说。 这一看就一直看到深夜,才把整个剧本看完。 酣畅淋漓! 这是陈斌最大的感受,看的让人欲罢不能。 权斗一向很有吸引力,不然那些历史古装剧为何大受欢迎,只是以往都是借历史来讲述权斗的魅力,如今张叹把这一套放到现今的官场上,先不考虑能不能过审的问题,还真十分刺激十分爽。 陈斌根据经验判断,这剧要是真能原汁原味拍出来,绝对要大火。 单这种稀少的类型就是个巨大的噱头。 第二天,他约了张叹见面,详细聊聊这部剧。 对剧情他没有任何意见,但就是不确定这种尺度能否过审。 “要不,我们还是冷静一点,别这么生猛好不好?”陈斌询问道。他倾向于这部剧不能过审。 张叹不紧不慢道:“要考虑尺度,就要分析这个项目之所以成立的背景,国家反腐多年,一直采用高压态势,如今这个时间段,既是对过往的总结,也是表明一个态度,那就是未来这种高压态势将是常态化。浦江市委正是基于这点考虑,才要推出这样一部剧。” 陈斌点头认可这话,但是…… “此前没人敢这么写过啊,万一通不过怎么办,还是确保把握更大一点吧。” 张叹继续说:“浦江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是与国际接轨的前沿阵地,风气开放,浦江考虑到这点,才敢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个尺度感刚刚好,相信我陈部长,没问题的。” 陈斌见张叹这么说了,只能选择相信他,但是这份剧本不是他俩同意了就行,毕竟是公司行为,需要公司最终拍板。 陈斌回到公司,向副厂长唐浩汇报。唐浩听的牙疼,随意翻了翻这份厚厚的A4纸,问道:“这真是张叹写的?” 陈斌诧异道:“当然,百分百张叹写的。” 唐浩笑道:“他还真是无所不能,官场剧都能写。” 陈斌提醒唐浩关注重点,这剧能不能就这么投标。 “张叹真就这么有信心?他哪来的信心?”唐浩问道。 陈斌:“我们是这样认为的……” 他没光说张叹有信心,剧本是他递上来的,那就表明他自己也是认可的,那么现在代表的就是他和张叹的意见,所以他接下来的话是融合了张叹和他自己的理解。 虽然在和张叹见面时,他有很多不确定和不放心,但一旦决定了,他便努力从中寻找可能性,增强说服力,毕竟到时候说服公司高层的任务,主要是落在他身上。 “我也拿捏不准,这样吧,你把电子版发给我。”唐浩想来想去后说,“剧本我先递上去让人看看,不行再改。” 这是个好办法,最大的难点在于有没有门路。 陈斌走后,唐浩当即联系了浦江市委宣传部的一位朋友,把事情说了,发了剧本过去,到第二天得到回复,尺度太大,要剪一剪。 至于怎么剪,对方没有说,那要制片厂自己把握。这是件头疼的事情。 陈斌得到消息后,再次和张叹碰面讨论,他已经考虑了一遍,说哪里哪里要改。 张叹觉得,这么一改,那就泯然众人矣,没意思了。 “这尺度不大吧。” “挺大了。” “西安事变都有人拍,我这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