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京官外官
道衍和尚幽幽叹息一声:“阿弥陀佛,眼下国朝看似风光、实则危如累卵。就算将军得了这天下,若是承接雍制,也不好治理啊。” 说着,他便从禅房中取出一棋盘。 见此贾琥微微一笑,随后抓子猜先。 结果为贾琥执黑棋。 子落盘中,贾琥微笑着问道:“既接其国,不接其制,如何服众?” 道衍眯了眯眼:“若承其制,国久必亡。” 贾琥挑了挑眉:“大师可详细的讲讲我大雍当下所面临弊端?” 道衍沉着落子:“首先,就是这勋贵手中执掌的私兵。自秦皇统一六合以来,允公侯私养军者,唯大雍尔!太祖、太宗气魄,非常人所及。” 再下黑子,贾琥说:“前大禹朝就是文贵武贱,致使武备松弛,故才让那草原胡虏捡了便宜得了天下。” “勋贵养兵,确实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文官集团的膨胀。” 道衍摇头,白子贴边:“官制不分,则政令不通。大雍朝开国以来,伯侯超百,分散全国各地,却是不受管制的一方诸侯。” “开国之初,官员均为勋贵,倒还相得益彰。但太上皇开科举、寒门兴起,现在却有着铁打的官员流水的吏这种说法。” “大雍看似团结一致,不过一团乱麻。” 当年分封的勋贵,已然成了王朝最大的隐患。一姓一地、多姓一府,就如旧都金陵、现在就被贾史王薛四家牢牢掌握着。 贾琥眯了眯眼睛:“无军功不得为相。当今天子虚置三省,改换内阁,大师如何看待当今的朝廷?” 道衍叹息:“一团乱麻。” “八大总督各据一方,中央朝廷因无相而乏威。二品官当百官首、这如何能服众?” 道衍和尚垂眉:“太宗仁厚,官员犯错,实应为贬、却以迁称。四品的尚书、五品的侍郎,却与外面各省持平,久之,朝廷威严自散。” 大雍官制在当今天子上位后就变得相当离奇,甚至可以说是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从太祖皇帝开始一直到太上皇的隆庆一朝,最高官员一直是一品的丞相作为百官之首。 而后下面设左右二相辅之,之后便是三高官官,其后六部、各寺卿,官品孑然有序。 然自天子登基后,强让齐国公陈旭乞骸骨,并以祖制为由不再设立相位。 而后虚制三省,改为内阁。 由此中央大员的最高官职就成了二品。 而外官制度,是由太宗皇帝完善起来的。 太宗丰熙皇帝为方便管理全国,将全国划分为九道。 而后为了防止各道总督权力过大,便将十二衣色侯分封各地,又封了数百伯侯,这些勋贵都由四大异姓王统筹。 之后派遣的各地藩王,则是代表皇室对勋贵进行制衡和监视。 这个稳定三角架结构正常运转的话也不会出什么乱子。 然而当今天子彰武帝的意外登基,就导致这机器的运转出现了很大的BUG。 现在京畿被废,还剩八道,分别是辽齐、两江、闽浙、两广、云贵、西南、陕甘八道,共三十六省。 其中八道总督为正二品,负责统筹所在区域所有军政,是最高级别的外官。 其后有布政使负责政务,都督负责军务,二者皆为正三品。 道下的省最高官员为巡抚,为正四品。 按照正常的升迁来说,做到一省巡抚后,下一步便是去中央六部磨砺几年。 若是惹皇帝不高兴的话就被贬去各道担任布政使,若是受到皇帝喜爱,则是直接晋升入三省为令。 而各道总督,通常都是由三省令晋升。 再之后就是从总督升迁左右二相、最后官拜丞相。 彰武帝罢黜丞相,虚置三省,另设内阁,就导致了一个十分恐怖的情况出现。 那就是八大总督失去了奔头。 再加上皇帝上位本身也不光彩,这几年却是让八大总督出现了失控的情况。 又因为太上皇是主动禅位,按照祖制藩王必须原地削姓退位。 而皇帝的亲兄弟小的太小无法就任藩王、比皇帝大的则是死的差不多了,这让现在的藩王大都威望不足,其根本无法发挥出其职责因尽的作用。 现在的大雍上下看似平稳运行,其实内部已然是矛盾从从。 最能够代表的就是江南盐税,这上报的假账已经做到是个人就能看出猫腻儿来的地步了。 想到太上皇那一溜华丽的数值,贾琥不禁眯了眯眼睛。彰武帝虽然政治格局不行,但是人可是足够聪明的,贾琥总觉得看事情不能太过简单了。 从彰武帝破了太宗立下的规矩、后宫只可招寒门女就能看出,他也是很有想法的人。 甚至可以说,这背后莫不是太上皇在进行操盘。 不说别的,从最近重新改组京营,抓助老北静王病逝之机悍然废除掉京畿总督这一职位,再到主动挑衅狼元使者意图挑起大战……这些无不是要进行变法的苗头。 “那大师认为,未来会发生什么?” 白子落下,道衍从守势变为攻势。 “太上皇和天子,真是貌合神离吗?不见的。所谓兵行显着不破不立,罢丞相废三省设内阁开科举,每一样举措都是在挖勋族的根。” 贾琥则是直接问道:“大师的意思是?” 道衍轻笑一声:“就看伯爷想要一個安稳的天下、还是想要一个长久的天下了。” 贾琥则是淡然说道:“十年安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开盛世。” 他不需要一个自己不能完全操控的国家。 现在他还年轻,就给自己定个小目标。 十年之内,从现在的位置、爬到九五至尊,彻底取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