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当林子路过自家石灰坪的时候,看见大黄正巧坐在坪边上,林子对它吹了下口哨,大黄扭头看见是林子,摇头晃脑的跑了过来,尾巴摇得又急又快,偶尔拍打在林子身上,于是林子摸了摸它的脑袋顺便给了它一脚。 大黄是林子家养的一条土母狗,浑身毛发是土黄色的,只腿上偶有泛白的毛发,身体修长,林子快喂了两年了。 林子背着书包,拖着大黄,转过屋角,远远看见林妈坐门口的木凳上择着青菜。 林子家房子坐北朝南,红砖为墙,木头为梁,上盖弧形瓦片,瓦片接口处用瓦公扣着,起到防漏水的作用,大门口是扇双开的木门,门口是左右各一个连着大门的矮木凳,门下方是木门槛,进门后是天井,左边是柴房,晚上也关着些鸡鸭,右边是厨房。 过了天井,是个大客厅,客厅靠墙角处有个电视柜,柜里摆着台17寸的金星牌黑白电视机,客厅中间摆着张四方桌,靠墙是两张木沙发,沙发中间是茶几,沙发处的墙上贴着无数的电影海报,右墙最高处是开国十大元帅油画像,斜下方是张迎客松工艺画。 林子倒是非常喜欢这画里的几头仙鹤,客厅左右各有两个房间,是座左右对称的广式民居,天井挨着厨房那头有一口水井,装着手摇式的摇水装置。 “阿妈,阿妈,什么时候吃饭?”林子远远的叫了一声。 “等你阿爸回来了再炒菜!”林妈依旧不紧不慢的择着手上的青菜,只微微抬头看了一眼林子,并顺带回了一句。 林子一蹦一跳的跨过了门槛,穿过了天井,书包一甩,刚好书包砸沙发上,发出一声不大不响的声音。 大黄依旧亦步亦趋的跟着林子,林子不打算理它。林子看了眼正堂的摆钟,已经五点多了。(摆钟是靠人工上发条的那种,木箱子内,长杆底部吊着银白色的摆锤,一左一右摆动) 林子心想,也许大家都快回来了。林子兄妹共六人,林子是家里最小的,从上往下排,分别是二个哥哥,然后是三个姐姐,再到林子本人,然后是父母,再一个爷爷。 客家人爷爷叫阿公,奶奶叫阿婆。爷爷姓刘,并不是亲爷爷,奶奶在林子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是亲奶奶。 奶奶一生坎坷,林爸是奶奶小时候从其它地方带来这村里落户的,然后伯父哭着闹着也跟了过来,最后刘阿公也都一并接纳了下来。 刘阿公一辈子膝下无儿无女,林子自打能记事起,就只以为刘阿公是自己家的阿公,因为林子从小一到饭点,就会去刘阿公家拿上阿公的饭盆,然后折回自己家盛满饭,夹些菜,再送过去给阿公。 刘阿公家就在林子家边上,土砖为墙,其它的倒和林子家一样,有两间房,一个厨房,刘阿公家下面就是林子伯父的房子。 当快六点的时候,林子站石灰坪上,脚边蹲着大黄。石灰坪是圆形的,直径约20米左右,用来脱谷子晾晒谷子的地方,当然也可以晾晒很多其它的农作物。 林子带着大黄,爬上了坪边上的一个小土堆,找了块木头垫地上坐了下去,这时候的太阳是肉眼能直视了,林子右手托着下巴,盯着天边树梢上的半轮红通通的太阳,左手无意识的扔着小石粒,偶尔撒把泥沙到大黄头上,这个小土坡,能微微的俯瞰前面大多数的地方。 最近处是芒果园,芒果园中间一条笔直土路通向不远的鱼塘,这条土路把芒果园一分为二,也似乎把池塘一分为二了,却其实是两个池塘,一大一小,把路夹在中间。 小池塘近乎圆形的,大池塘倒是个长方形。两池塘夹着的那段路,两边是一株株叶子茂密的大树,树身约电线杆子粗细…这是开挖好鱼塘后林爸自己种的,为了在夏天,这段池塘路能有个让人荫凉的地方。 在农村,池塘作用很多,一是能养鱼,二是干旱季节能从池塘里抽水灌溉农作物。林子更小的时候,家里是没有池塘的,每每干旱季节,就和另一村庄的人合作,用近一公里长的水管从山那边抽水回来灌溉农作物,小小的林子带着一帮同样小的小孩子追着大人屁股,翻山越岭,看着大人铺设输水管,那时的林子才四岁多,林子这些小孩子们的任务是在通水后,看输水管哪有破损,然后得告知大人,大人就会处理漏水点。 输水管太长了,总会这漏那漏的,林子这些小孩也忙得很… “老弟,老弟,吃…饭…了…!”林子的三姐屋角边上叉着腰很大声地叫着林子,把正发呆的林子从迷糊中叫醒过来,林子揉了揉微微发麻的双腿站了起来,顺便又给边上正在打盹的大黄一脚。 “听见了,就来,阿爸呢?”林子边回着话,边歪头盯着那半轮太阳所在树梢的位置,却已经看不见太阳了,只剩片泛红的天空… 林子现在正背对着大门坐在四方桌边上扒拉着饭菜,家里今天四个人吃饭,林子爸妈和三姐,刘阿公的饭菜早已经送了过去。 三姐小名叫竹妹,已经初一了,在平青中学。明天她就要去学校住宿,今天回家准备些东西。(说到这里,稍微提一下其他的家庭成员吧,林子的二姐初三了,小名就是二妹,也在平青中学念书,平时留宿不回家,仅周末回家,大姐已经出嫁了,二哥在外面学厨,很少回家,大哥经常在外面跑长途,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 林子吃完饭后,拿狗盆打了些饭,拌了点菜汁,然后随手放天井角落里。大黄一到饭点就会一直盯着它的饭盆,摇了摇尾巴,就不客气的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