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 章
春节结束,正是乍暖还寒的时候,淮京城内一派欣欣向荣之气,商芸打理的两间书坊日进斗金,后起之秀如日方升,隐隐有压过老牌书坊之势。
恰逢三年一度的春闱在即,也就在这时,沈晚芸看准时机,花费巨额银两盘下一家位置优越,地势宽广的书坊,取名问道崖,意为来此问自己的道之意。
问道崖位于城西偏南,和众多书铺坊子挨在一起却又格外突出,盘下地势当天沈晚芸便请能工巧匠对其内外大肆改造,不仅拆了其原来的黄梨木柜面,斥巨资打了一排排顶天立地紫檀木书架,更是摈弃时下书坊沉闷的买卖模式,划分出坊内阅读区、售卖区和借阅区。
这是沈晚芸经商数年初始投入最大的铺子,其宏大的规模甚至在淮京城书坊界都排得上号,还未开业便吸引了无数的关注。
这更是一次十分大胆的尝试,她早观察到沈年每日早出晚归,学习场所要么是柳大学士府上的书房,要么是自家的书房,虽然他们的书房藏书丰富布局雅致,却存在着许多不合理之处。
其中最突出的便是封闭性太强,无法与诸多同好进行思想交流与碰撞,淮京虽然也有爱好文学之士在茶楼船坊等雅地自发组织开展的读书会,但皆因规模小局限性大信息传递慢且不透明等缺陷而无法形成正式组织,起码沈年从来就没听说过这种读书会,更别提参与。
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闭门造车的学习完全靠个人天赋,总得来说进展还是比不上交流讨论,新思想的诞生往往需要不同想法的冲击和碰撞。
沈晚芸在文学方面造诣不高,但经商做人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和读书做官也没什么两样,区别只在于个人追求不同而已。
她的生意越做越大,接触的天地也越来越广阔,对经商这门学问越来越得心应手,这正是因为每一次新思想新事物的冲击,才碰撞产生了如今的她。
但只她一人的思想不足以汇成知识汪洋。
经过深思熟虑后,沈晚芸决定补上这个书坊界空白,她要打造一片汇聚百家思想的乐土,在问道崖内,售卖书籍不再是书坊的主营业务,她想开辟在坊阅读区和借阅区,让平民百姓皆有地读书,让他们和权贵一般,去享受思想上的绝对自由。
不仅如此,依托问道崖书坊为据点,她更想在未来成立一个的读者交流地,用蕴含无数营养的土壤培育各种新生的思想,用满载知识的圣水浇灌使其茁壮成长。
这是一个伟大的尝试,一旦成功,将会彻底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和习惯,更会颠覆乾元国的文学领域和社会阶级。
思想的迸发与碰撞必会带来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促进国力的昌盛,沈晚芸在做的,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只是彼时的她并未察觉,只单纯想让百姓大众甚至清贫学子有地方交流学习罢了。
对这间书坊,沈晚芸倾注了数年来最大的热忱,更是提前两月便带着商芸在淮京城内四处递庚帖,拜访对象是那些进士出身却因各种原因未能入朝为官的文学大家们,她想方设法融入他们的圈子,以厚禄盛名诱惑之,终于在离春闱月余前拿到数十份会试辅导指南和押题模拟卷。
这些资料在整个淮京城都是独一份,时下书坊也卖辅导和押题卷,但写手多是些名不见经传的文人志士,甚至是多年会试名落孙山只为混口饭吃的举人。
虽然每年会有一些新中举的举人购买观看,但销量始终不好,毕竟读书人也不是傻子,能过五关斩六将中举者尤甚。
他们知这些写手自己都尚未成功,又如何分享成功经验甚至去教别人成功呢?
故每年书坊用心推出的科举指南往往业绩惨淡,渐渐的,他们也不愿再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只售卖一些中规中矩的史书典籍和人物传记。
因此当沈晚芸提前放出风声,以淮京独一份的历任进士所编著的春闱押题卷造势,在淮京学子圈内掀起滔天巨浪,问道崖还未正式开张便声名大噪。
......
“仁兄,那个问道崖消息你听说了吗?真的假的?”
“我也正准备跟你说呢,从没有书坊敢如此大口气,我倒是要去看看。”
“对对对,我也去,若是敢弄虚作假混弄我们读书人,必叫它开张即关门!”
“那我们一齐去吧,再叫上王兄李兄,若是真的,也好多抢几份。”
“哈哈哈,你太天真了,我在淮京苦读数十载,从未有哪个书坊能请动历年进士出书,不过是噱头罢了。”
“就是就是,当年我只是去求学拜访就遭了冷脸,能中进士者皆是狷介之士,怎地能为一介商人所请动,你们去罢,我可不凑热闹了。”
“我也不去,口气如此之大八成是假名头,何必浪费时间,离会试不足一月,还不如在家多看两页书。”
......
诸如此类的对话每天在淮京各地发生,问道崖在众人的议论和质疑中迅速走红,以至于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