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
得到探子传来的消息后,顾蒙便知道,机会来了。
周琼显然还有些没反应过来,她一脸茫然地看着顾蒙,像是确认这消息的真实性一般,自言自语道:“金旭东居然就这么死了?太意外了。”
顾蒙笑而不语。
他之前只是希望施艳彻底和蛮族决裂,却万万没想到,蛮族和施艳的合作关系这么快就破裂了。
他也十分意外,施艳竟然这么果断,谈不拢就直接把人给杀了。
顾蒙虽然很感激施艳为他们除了蛮族一员大将,但是,他心里却不由得更加忌惮施艳。
施艳文韬武略,足智多谋,蛮族之前的战绩,都是多亏了她出谋献策。
虽然说,金旭东被杀,完全是咎由自取。但是,他和施艳之间,好歹有几年的同袍之情。可施艳依旧翻脸无情,说杀就杀,实乃心狠手辣之辈。
这样的人,若是为友自然好。若是为敌,难保有一天,敌人连自己脑袋怎么掉的都不知道。
唯一值得庆幸的,大概就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爹吧。
&&
行兵打仗,最忌阵前换帅,即便蛮族此次是被迫临阵换帅的。
当日,金旭东被一箭穿喉,当场身亡,事出突然,这消息尚未传入蛮族王庭之中,因而,王庭暂时还没来得及安排新的将领,来接替金旭东的位置。
金旭东旗下原本有左右副将和中将三人领军,三人均为金旭东心腹。
他们皆认为,施艳和顾朝皇室有勾连。此番刺杀,施艳必是受了顾朝的指使。
左副将和中将,主张为统帅复仇。他们希望能领兵攻打里州,打开北上京城的城门。
右副将更倾向于转战中县,避开主力部队。
两方各执一词。
最后决议:由左副将率八万人马攻打里州。右副将率五万人马攻打中县。中将则带着剩余的三万人马坐阵北舍,以待后援。
&&
周琼为求稳妥,本想先上报朝廷,再决定是否全力进攻。
但顾蒙却坚持,趁着蛮族群龙无首的时候,主动出击。
毕竟,像现在这样的大好机会,确实难得。若是等到朝廷下令后再出兵,说不准会错失良机。
顾蒙本就是朝廷派来的兵马大元帅,加上他还是皇子的身份。
正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顾蒙确实可以事急从权,因为他敢于承担这个后果,而且。他也承担得起。
顾蒙其实也能猜到周琼在顾忌什么。
周琼只是一名普通的武将,趋于保守。如果没有完全的把握,她不敢轻易冒进。毕竟,她不过是个臣子。
若是臣子打了败仗,定会引起君王不喜。若是君王对她缺乏信任,别说升迁了,能不撤职,并且保全性命就不错了。
这也是这么多年来,周琼一直镇守西南,却始终未曾完全将蛮族打退的缘故。
因为她的作风,向来是蛮族来了便打,蛮族退了也不追击。
也不能说她是怯懦苟且之辈,毕竟她的确抵抗了蛮族的进攻,至少这么多年来,蛮族始终未曾攻破里州城门。所以,功劳还是有的。
由于两人意见不合,顾蒙和周琼决定兵分两路,分别作战。
顾蒙带领十万大军,出兵北舍。周琼与另外十万大军留守里州。
于是,顾蒙和蛮族左副将在半路上相遇,也不算太意外。
敌军见面,分外眼红。两军交战,打得不可开交,鲜血甚至染红了整条甘河。
双方军队整整打了三日。
顾朝折损了三万人马,但是蛮族折损了七万士兵。
蛮族左副将被顾蒙斩于马下,其余万名士兵被俘,战损情况比顾蒙预想的要好得多。
原本顾蒙想继续赶往北舍,打蛮族一个措手不及,却不料,他在行军途中收到了周琼的飞鸽传书。
中县被袭了。
狡诈的蛮族!顾蒙恨恨地锤了一下树干。
中县不过一个小小的城池,兵马并不多,只有上万人马驻扎。
周琼的兵力若是抽调过去,万一蛮族大军侵扰里州,恐怕里州不保。
到嘴的肥肉眼看就要飞了,顾蒙非常不开心。
若是转道中县放弃北舍,顾蒙确实不甘心。可若是去北舍而弃中县,那么中县的百姓就遭殃了。
领兵打仗本就是为了保家卫国,若是就这么放弃中县,一旦失守,顾蒙恐怕也会成为千古罪人。
顾蒙无奈得很,这种选择题,他只有一个答案。
最终,他满是遗憾地看了一眼北舍的方向,随后传令下去:全军改道,驰援中县。
&&
中县县官带领全城百姓已经抵抗了整整四日,然而蛮族来势汹汹,日日都在城下叫阵。
中县人口也不过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