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 章
众所周知,在各类积分中,大创分尤其难搞。在原来的学校里,陈昼大二了也没能攒出几分。
这显然很不好,毕竟创新创业学分和毕业直接挂钩,再加上大三大四都有别的要事要干,多数人都会选择提前把七七八八的积分刷满,大创分也包括在内。
而陈昼大一大二主打的就是第一次上大学,得好好享受生活,以至于两年下来也没做什么活动,但起码也有一定的分数,独独大创分还是没有着落。
想想就落泪。
陈昼悲痛欲绝,重来一次,我要早点刷完分。
是以她郑重地点了点头,对身边的苏念念道,“我再考虑考虑。”
排课还是有良心的,专业课的教室安排的离第一节课不远,走几步路就到了。
这节课讲的是生物起源和其发展史,陈昼翻了翻目录,重点讲的是哺乳动物的发展史,前半部分还算眼熟,是熟悉的进化论,陌生的是后半部分,也就是后地球时期和星际时代,围绕着基因融合展开。
这节课的老师是一只海龟,蓄着长又白的眉须,看起来相当权威。身后是厚重的龟壳,斑驳的裂纹刻在上面,颇具历史的厚重感。陈昼觉得这位老师看起来很像龟仙人,他的声音并没有那么苍老,大抵是海龟的长寿也影响到了他,总之声音还只在中年。
陈昼忽的发现教室里的人在样貌上都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譬如有人看起来还是寻常人类的模样,只是耳朵可能会长在头顶,又或者是多一只尾巴;而有人却是兽首人身,或是半人半兽;更有甚者是全身上下都是动物的形象,但行为举止站立方式都是人,堪称拟人版小动物;有的可以明显看出基因偏向哪个动物,有的却难以分辨,身上的特征部位或者要素杂糅着许多动物的影子。
总之形态各异,陈昼不由感慨这是什么福瑞图鉴汇总。
海龟老师就是拟人版那款的,是个教授,经他自己介绍,他本人已经从事这门课程的教学几十年了。
“生物史常常被人们归纳为既定的历史,总有人觉得再多研究已经知晓的历史毫无意义......”海龟老师平缓的声音响起,陈昼望向台上那个有点上了年纪的老师,他似有遗憾地叹了口气,但语气坚定,
“我觉得事实并不像世人所说的那样,生物史的不单单只是对过去演变的研究,更是对未来发现的预测。
生命的进化从一开始就带有巨大的变化——虽然其中间隔的时间非常漫长,我相信大家都有大致的了解。正如地球纪年-公元1859年一名学者达尔文的进化学说所论证的,由后世不断佐以认证的两大生物进化的真理:
第一,物种是可变的,生物是进化的。
第二,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但基于地球纪年-公元3300年,即星际纪年的第一年,直至今日,人类的变化并非是自然地,慢慢过渡发生,新的科学技术发展,进化的能力被掌握在人类的手里——更准确的来说,人类杂糅组合基因的技术触碰到了进化的冰山一角。
纵使依旧是基于自然选择而做出的选择,但操刀使生物变化的主体变成了人类,也就是在已经确认的两大基础理论上,出现了新的进化方式,人为进化。”
海龟老师顿了顿,台下的学生们的面容是那样年轻,或许以后也有人会成为这方面的学者——虽然大多学生后来都不愿意听课。
“这套人为进化的理论是近一百年才兴起的说法,有人驳斥其进化依旧是迫于自然变化的压力,应当属于自然选择。这点我并不认同,基于人类自主选择进行的大规模变化,又何尝不是人类智慧的体现。
有驳斥的声音存在,当然,也有过激的论调诞生,声称人类的智慧已经到了阶段的顶峰,完成了终极进化的完美状态。这我也认为不妥当,生物的进化是不断上升的,是没有尽头的,眼下的生物形态依旧不稳定,生物依旧会走向未知的发展。
数以万计变化的可能性中,掌舵人是人类,当代人的需求会改变进化的发展方向——是更加强大,还是更加长寿,又或者是更加完美......这很难说,但这些无疑都是我们这门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
有同学想提问的吗?”
......
又到了课堂互动环节,陈昼猫在桌子上发呆,这位海龟老师的发言确实勾起了一丝她对生物史的兴趣。但是互动还是算了。
看着陆陆续续有人举手回答,陈昼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基础知识要学,人生地不熟,常识不知道一点,这里的知识体系对自己而言也相当陌生,这很不妙。
陈昼胡乱翻了翻教材,想稍微了解一下所谓的历史,翻来第一页:绪论,上面的专业名词密密麻麻,一串中文复杂拗口地就像英语上的长难句,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陈昼翻了翻编者——马工程。
很好,对胃了。
陈昼合上书,马工程这东西怎么活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