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最终,永裕帝宣南衙十六卫左右卫上将军关竞和鹰扬卫上将军陆恒入殿,嘱托道:“皇后此行回沧州,不允许出现任何差池。朕给你们考虑的机会,领了这桩差事就要承担责任,没有退路,否则现在提出来,朕换人。”
关竞和陆恒互视一眼,果断俯身领旨:“臣等必尊圣命!”
之后皇帝又宣了中书舍人郑崟在偏殿内私下议话,“皇后这些年成长了很多,但她与沧州都督府之间存在心结未解,一直迈不过那道坎,你跟陈秋盛打过交道,了解几分内情,这趟你一同随扈,眼色活泛些看住了,不能让她再受任何委屈。”
郑崟领命,揖手遵旨,抬头看了眼天颜,又道:“陛下这些年也变了很多,尤其是这两年。”觑见皇帝不悦蹙眉,嬉皮笑脸地解释:“臣是褒义。”
“别贫了,”皇帝佯装生怒,“给你半个时辰,速去准备!”
郑崟道一声遵命,撤出殿后,匆匆转身往舍人院的方向走,穿过隆宗门,门边城墙上一人抱胸像他视过来,一轮婵月下,如火如炬。
“琤琤?”郑崟讶然,“我,我要出发去沧州……”
“听说了,”李越抬起下巴问:“这会儿干嘛呢?有空没?”
郑崟挠挠头,为难地道:“写封信寄往杭州,告知父亲母亲这件事。”
“怎么?”李越挑眉,“没打算告诉我。”
郑崟尴尬一笑,“我怕你担心,先斩后奏。”
李越从墙面上撑起身子,疾步走到他面前,拉下他的肩颈,吐露芳香,把当头满月碾碎在他眼底。
半晌后,压下一声轻喘,她抬手敲敲他胸膛,潇洒背身而去,“别犯迷糊,一路保重。”
人走了,还留有余香,顾不得留恋,只等日后再回味。
半个时辰后,宜政殿丹墀下,烟敛已经牵了皇后那匹新罗马在等候,安隅跨出殿外,看到殿门一侧酎浓躲在扈司魏延的身后,露出半张脸,泪眼汪汪的望着她。
安隅驻足,微笑向她颔首,皇帝招招手唤她来,一边提了酎浓的小手,一边轻揽安隅的腰,吻别那双眉眼:“记得写信道平安。”
安隅点头,片刻依偎后扬起大裘向丹墀下走去,翻身上马后停顿,然而自始至终没有回头,最后喝一声驾,带着两卫兵马飞奔远离。
心境翻转,一年前,她应该也是这般追逐他的背影,待他归来。
“父皇,你看,”酎浓摇摇他的手臂,指向远方,“母后飞起来了,飞到月亮上去了。”
月华铺路,她策马扬鞭,乘风踏浪,奔向蟾宫,摘得一段桂影。
的确,她终于舒展羽翼起飞,越飞越高,身影与月圆重合。
一路风驰电掣,无奈路远迢迢,半个月后整队人马方抵达沧州。沧州城郭紧闭,城门守卫隔着牛马墙的孔眼瞭望许久,检视皇后册宝无误后,这才开门放行。
沧州都督府位于东郊临海的位置,由西至东横跨整个沧州,沿途虽不见饿殍载道,却时不时遇到官府差役在城郊焚烧疫疾尸首,黑烟中混杂腐烂气味遮天蔽日,此时的沧州犹如人间炼狱。
行至家门口,早已收到通传的沧州都督带领家眷跪拜迎接:“臣陈秋盛恭迎皇后娘娘凤驾莅临,娘娘千岁金安!”
安隅跃下马,登上高阶趋近都督夫妇二人,含泪扶起他们道:“父亲母亲快请起身,都是一家人,不必拘礼。”
寒暑易节,日往月来,倏忽之间,间隔七年有余。都督夫妇两人的鬓角早已遍染寒霜,又因近日瘟疫肆虐,五旬年纪的脸上遍布苍老痕迹。
安隅无比心酸,这些年都督府持续不断在向她传递书信请安问候,简述家事细节,她麻木又倔强,只看不回。
“哥哥呢?”安隅抹去眼泪,往他们身后张望,“怎么不见他?”
都督夫妇垂泪,欲言又止。安隅心头涌起不好的预感,慌急追问:“哥哥是不是出了什么事?”说着再也抑制不住哭腔,“您二位跟我说实话。”
都督夫人苏氏握紧她的手安慰,“娘娘别着急,安/邦他眼下暂时无碍,外头风大,咱们先回府上说话吧。”
家中布景陈设与她记忆中的样子逐一吻合,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在前厅落座,一眼看出门外,能看到院子里天井泄下的光,恍如隔世一般。
一个年轻妇人牵着一个孩童到她面前磕头请安:“民妇谢氏见过皇后娘娘,娘娘吉祥大安。”
安隅忙叫起,“这位就是嫂嫂吧,”又看向她身旁的孩童,“这孩子一定是槐乔了,哥哥在信中经常提到你们。”
谢氏起身后,在席位上欠身道:“我也常听都副提到娘娘,更是听了不少都副与娘娘年幼时一同玩耍的趣事。”
一家人泪眼相望,安隅笑一笑,拿帕子拭了拭眼角,抬颌看向下首:“哥哥到底出了何事?不用再瞒着,如实告知我吧。”
经历半月舟车劳顿,皇后仍不显倦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