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
帝君后宫有封号的君夫共有三位,分别是韩君后、姜侧君和玉美人。君后顾名思义为帝君的正配,侧君次之,美人最后。韩君后是丞相韩越的嫡子,名韩世英。当年帝君刚被册立为太子时,先帝定下她与韩世英的婚约,以此来巩固姚均的地位。
待至姚均登基,韩世英凭着自身贤德兼备,顺理成章的被册封为君后。韩君后不止是正夫,也是帝君所生孩子们的长父。在姚国,女人当家,实行的是一夫多伴侍制。并且孩子父亲是谁其实并不重要,不管有几个孩子,性别如何,只尊正夫为长父,其余侍夫按进门顺序称为“二爹、三爹……”。
姜侧君和玉美人则是姚均登基为帝后所纳的君夫。姜侧君本名姜祈之,出身于商贾世家,从小习读诗书、授教礼仪,最终从选秀中脱颖而出。而玉美人则比较特殊,其唤玉笙,是南陵地区知县玉湘的庶子。玉笙七八岁时就能弹得一手好琴,书画皆有造诣,外加相貌不凡,才十三岁便已是尽人皆知的才子。当年帝君微服南下回京都时,身边多的一位男子便是玉笙,回宫后不日便册封其为玉美人。那段时日姜侧君还因此置气了许久,在韩君后面前没少抱怨玉美人的不是。
众所周知,帝君育有三女一儿。自从三位公主陆续成年迁居宫外,给君后定省这事只剩安平在做,他的三位姐姐除非得到召见方可进入后宫探视。
因着天公不作美,安平改乘车辇,从明辉殿至君后居住的泰和殿有着相当远的距离。当安平行至泰和殿外,早已在门口等待的徐当侍兴匆匆地小跑而来。
“小的见过安平郡王。”
徐当侍为韩君后的贴身仆人,跟着君后从韩家到天家已有三十多载,在后宫一众当侍中地位很高。
安平见徐当侍亲自相迎,心中便了然了几分。
“帝君在泰和殿?”
“回郡王,帝君正和君后用早膳,相谈盛欢。”徐当侍的言语中透着欣喜。
想必昨日君母留宿于泰和殿,安平暗自揣度。
还未至内殿,里边儿传来阵阵笑语声。
“安平来了。”
安平前脚才进门,就被眼尖的帝君给瞅见了。韩君后听得声音,循着帝君的视线回首往安平的方向望去。
“儿臣给君母、君后请安。”安平行的是君臣礼,一肃、一跪、三叩,若是单对君后而言只需行一肃、一跪、一叩之礼。
“安平快过来让吾好好看看,吾平日里忙于朝政,已经很久没体验过寻常百姓家的安乐生活。”
韩君后趁着母子说话的空隙,示意徐当侍多添副碗筷。
“君母,您不仅是儿臣的母亲,更是天下百姓的衣食之母。”安平很是欢喜,平常是很少见到母亲,更别提能和家人围坐一起用膳。
“安平这孩子,会为帝君着想了。”韩君后微微欠身,夹起一块精致的杏仁糕送至安平的碗里,“快尝尝,膳房新御厨做的糕点。
“韩君后跟着吾也有二十多载,把后宫打点的井井有条。”帝君牵过君后的手,郑重说道,“吾的君后辛苦了!”
“这本是臣夫的职责。”韩君后微笑着回应道,眼含深情。
“许是今日不该来,此情此景显得儿臣有些多余。”安平假装委屈。
哈哈哈……
安平的话逗乐了帝君和君后,连侍奉的下人也在抿嘴偷笑。
“自从三位皇女离宫后,也就安平能常来陪臣夫解闷。当父亲的总是牵挂着孩子们,想着天冷加衣否,饭否,好好休息否。”
韩君后念叨着,兀自伤感起来。
帝君轻拍他的手背,以示安慰。
“儿臣也很想皇姐们。”
“安平小时候总喜欢粘着长姊,似是华昱的小尾巴。”韩君后打开了回忆的匣子。
“二皇姐和三皇姐总是捉弄儿臣,每次都是皇长姐来解救我。碰上有好吃好玩的,皇长姐都会留一份给儿臣。”安平灵光一闪,紧接着可怜巴巴地开口求帝君,“君母,儿臣很是想念皇长姐,可否准许儿臣去皇长姐那小住两日?”
“是真的思念华昱,还是想借机偷溜出去玩耍?”
“算了,儿臣还是不去叨唠皇长姐,莫要影响了皇长姐处理政事。”
安平的眼神由明亮转向暗淡,语气也夹杂了些许失落。
帝君顿了顿,双眼中透着一丝狡黠,轻咳一声:“吾准了!”
“真的!儿臣谢君母。”
“大姚和北荒的战事已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此次北荒提出休战,定是到了迫不得已的地步,而大姚也仅占据微弱的优势。按目前的情况,吾估摸着这番休战可安生至新年后。在此期间,各部后继工作会相应轻松些。”北方战事不解决,身为帝君也没法高枕无忧。
“有南宫将军在,帝君可放宽心。”韩君后为帝君添置些新茶。
“吾听闻,南宫将军回府引来城内百姓夹道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