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尊小说>其它小说>时空扰动之中华增配> 第13章 三民攻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章 三民攻略 (1 / 2)

王月生开始在网上找一些商标设计机构和美术工作室发过去了比较具体的设计要求。随后,开始在网上找那种防水油纸的生产厂家。这种厂家很容易找到,但是不少客服听到他的要求,都感觉很奇怪,有些表示做不了,有些表示要找技术部门协调。其实王月生的要求并不苛刻,主要是起订量的问题。不过,还是有几家接受了王月生声称的以后会长期大量下单的期货大饼,答应为他生产6万个包装袋。对方心知肚明,只要根据自己厂内成本核算有利可图便接单。其实王月生还真没画饼,因为他的预期是三年内占领英国5-10%的中下层工人和市民的糖盐茶消费市场。这笔钱是他计划里华人在欧洲留学攻略的启动资金。

此时欧洲大陆地区如普鲁士(德国)和法国主要是生产和消费甜菜糖,而英国则以蔗糖为主,主要产自大英帝国在加勒比地区,如巴巴多斯、牙买加等殖民地的种植园,澳大利亚、印度和南非的甘蔗种植也逐渐提升,反而是王月生自称的货源来自中国的两广和英属东南亚殖民地,此时并无大规模的甘蔗种植产业。但现在英国本土的人对于帝国遍布全球的殖民地已经麻木了,无人深究彼此区别,加之信息传播缓慢,所以葬礼后跟王月生讨论有关问题的英法德的工运领导人并未觉得其中有什么不合理之处。当时王月生游说他们,各国的工人组织有理由也有必要成立自己的经济机构,经营一些党产,哪怕是试点呢。这几位领导人倒是同意王月生先自担成本在英国试点,SDF方面会利用自己的渠道,并通过当地的工人合作社体系,试运营以查看结果。有了经济捆绑,且前期是王月生这边承担全部成本和风险,所以才有了欧洲方面一定程度的配合,甚至还只是配合,没到合作的程度。毕竟,来自万里之遥的一个农业国的自称劳动者组织的代表,尽管貌似对欧洲先进思想理论有不错的理解,但显然无论是他们的国家对于世界局势的影响,还是他们的组织对于欧洲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都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

想着自己其实并不想出风头去争头部市场,反而应该针对中基层消费者,于是采购目标乖乖地上调一级选了二级糖。其实现在国内大宗批发价一级糖每吨在6500-7000之间,二级糖比之只便宜了20-100元,这点差价,无论是在成本上还是在利润上,对于时空贸易简直不值一提。但王月生被博主羞辱了,对,他感觉是被羞辱了,甚至觉得这个博主可能就是可恶的系统的网络分身特意在羞辱他。至于为什么没有说出“以你的智商很难给你解释清楚”,一定是怕暴露身份,对,一定是这样。于是他决定报复英国的消费者,也不知道一级二级之间0.3%的成本差异和0.1%的蔗糖分含量差异对英国消费者有多大的杀伤力。

第一,这三项是当时欧洲民众消费的大宗基础日用品,市场巨大,又处在持续增长的阶段,仅从新增量中偷占少许份额,就能有不菲的现金收入,同时还不足以被政府和财阀关注或针对;

第三,这三项是中国方面(指王月生等人及虚构的背后的家族乃至华商联盟)可以在生产和运输方面有效干预以降低成本、向这几家提供高性价比的商品。三家心照不宣地认为是夹带和走私,王月生也乐得他们这么想。其实,按照当时中国商人在中国和南洋地区的实际生产能力、市场控制能力、远洋运输能力,中国商人和商品根本无法与英帝国的商人和商品进行竞争,甚至在茶叶、丝绸、瓷器等传统优势领域逐渐被印度、日本和欧洲侵蚀甚至超越。但显然专业从事工人运动的政治家不会了解这方面的细节,他们下面的商业人员也未必分得清东方那些国家和产品有什么异同。

前世英国的白糖市场因为精炼技术提高而产量暴增成本显著下降,市场价格短短十几年间已跌破一半,从1882年每担精制糖的28先令降到了1895年的13先令。但王月生并不担心,因为这种大规模量产的工业品,只要不受原材料供应的限制,那么必定是后世成本远低于前世成本。而且虽说前世此时伦敦是世界白糖精练中心,技术水平最高,但所有原材料仍然要从海外进口,运输成本居高不下,而系统倒爷这方面可以零成本乱杀。

王月生准备建议英国合作方采用2便士/磅的终端统一售价,自己这方向合作方让利40%,用1.2便士/磅的利物浦交货价供货。不考虑通货膨胀率和购买力平价这些复杂的算法,只凭当时英镑跟后世一段时间的美元一样是跟黄金绑定的,折合成黄金到后世,哪怕金价只按330元人民币一克,也是23.55元人民币/公斤,是后世采购成本的三倍。仅首批20吨糖批发给英国的SDF,就可以收回前世的200英镑,相当于当时大约4个普通工人家庭或2个技术工人家庭一年的生活费用,支撑利物浦华人社团的前期工作应该是够用了。

至于盐这东西,王月生觉得没什么花样好搞,今后在国内借着这个产品搞盐化工就好,在国际上就是前期套现一些资金在那个时代使用而已,有些类似跨时空洗钱。所以他连食盐样品都没带,就记了个价格,嗯,3.5先令1夸特,怎么又来个夸特,英国人不怕把自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