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0章 攻城 (1 / 2)

张飞不甘心道:</br>“所以咱们兄弟现在就要在城里憋着,连一场痛快仗都不能打?”</br>关羽道:</br>“固守沛县,等待援军,就是最好的策略。”</br>看着自己的二弟和三弟,刘备突然觉得自己麾下的人才,好像有点不够用。</br>自己的两个兄弟勇则勇矣,智谋上却是稍显不足。</br>吕布攻过来了,三弟张飞竟然想出城跟吕布硬拼,这和送死有什么区别?</br>吕布可是有数万大军在,不论是斗兵斗将,自己都万万不是吕布的对手。</br>二弟关羽倒是比三弟张飞理智一些,可他也没有什么良策,能够运筹帷幄,击溃来犯之敌。</br>关羽能想出来的办法,也只有固守城池这一招。</br>刘备心中暗暗决定,自己得想办法寻找一位谋主了。</br>有一位厉害的谋士为自己出谋划策,总比三兄弟大眼瞪小眼强多了。</br>张辽、高顺所统率的先锋部队行军速度很快,翌日便兵临城下。</br>刘备带着关羽、张飞二位兄弟站在城头,对高顺拱手道:</br>“高顺将军,刘备有礼了。</br>吾与奉先将军乃是兄弟,理当守望相助。</br>奉先为何派将军兴兵来攻?”</br>高顺高声道:</br>“刘备,你早就投到逆贼曹操麾下,与我主为敌。</br>如今更是要与曹贼合兵一处,攻我徐州。</br>你做得这些亏心事,真当我主不知情吗?</br>还敢自称是我主的兄弟,当真无耻!</br>若你真把我主当兄弟,就应该开城投降,自缚于我主面前,向他请罪!”</br>听了高顺之言,张飞的暴脾气再也忍不了了,大喝道:</br>“高顺!</br>我大哥把吕布当兄弟,那是看得起吕布!</br>吕布乃三姓家奴,我大哥好心收留他,他倒抢我大哥徐州!</br>真正卑鄙无耻之人,是奸贼吕布才对!</br>有能耐你就攻城,你家张三爷在城上等你!</br>我看你能不能攻进沛县!”</br>高顺话本就不多,刚刚跟刘备说那么多,已经把他今天的话用完了。</br>张飞来挑衅,高顺也不理会张飞,大手一挥道:</br>“攻城!”</br>“杀啊!”、“杀!”</br>得高顺之令,吕布的先锋部队呐喊着向沛城杀来。</br>沛县并不是一座大城,城墙不高。</br>在大军猛攻之下,吕布军还是有希望将此城攻破。</br>尤其是在高顺身后,有着一支身披玄甲,手执长刀的精锐部队。</br>这支部队,是高顺一手训练出的陷阵营。</br>高顺把陷阵营留在身后,就是要等刘备军露出破绽。</br>待敌军慌乱之际,陷阵营一拥而上,纵然关、张是万人敌的猛将,也抵挡不住。</br>可惜关羽、张飞二将的武力实在太高了,有他们守城,寻常士卒很难冲上去。</br>无法攻上城头,就无法让沛县大乱。</br>直接让陷阵营进攻,必然会使陷阵营损失惨重。</br>哪怕能攻破沛县,也是惨胜。</br>在高顺看来,这沛县的价值,还不如自己麾下的陷阵营弟兄。</br>两军在沛县从天亮战至天黑,吕布军依旧无法攻上去。</br>高顺淡定的看着这一切,张辽策马来到高顺身前,说道:</br>“伯平,关张有万夫不当之勇,我军今日怕是攻不下沛城了。</br>若想破城,除非你我二人亲自率军登城。”</br>高顺看着染血的城头,平静道:</br>“沛城兵少,只要我们坚持进攻,此城早晚会破。</br>今日攻不破此城,明日再攻也是一样。</br>撤军吧。”</br>“当当当...”</br>战场上响起鸣金之声,吕布军如潮水般退去。</br>城上城下,到处都是双方士卒的尸体,连空气中都是一股血腥味。</br>张飞抹了一把汗,晃着膀子对刘备道:</br>“大哥,咱们守住了!</br>俺就说过,他们攻不进来。”</br>关羽说道:</br>“敌军今日没攻下沛城,明日必然再次来攻。</br>他们就是欺我军兵少。</br>我们要做好准备,在曹操援军未至之前,沛县的形势会一日比一日凶险。”</br>果然如关羽所料,第二天吕布军的进攻变得更猛烈了。</br>高顺指挥大军攻东门,张辽攻西门。</br>关羽站在城头,对城下策马而立的张辽道:</br>“公仪表非俗,为何要**于贼?”</br>在袁耀上一世的时候,张辽攻沛县就被关羽如此质问。</br>当时张辽羞愧而走,可这一世,张辽的反应却不一样了。</br>袁耀在徐州的时候,跟张辽聊了很多。</br>张辽接受了不少袁耀的新理念,并对袁耀产生了认同。</br>张辽抬起头,对关羽问道:</br>“阁下就是于汜水关温酒斩华雄,名满天下的关云长将军吧?</br>不知关将军以为,什么是官,什么是贼?”</br>关羽双手抱拳,向天而握,似在遥敬天子,对张辽道:</br>“大汉乃天下正统,天下诸侯,皆是天子之臣。</br>天下百姓,亦是天子的子民。</br>我大哥身为汉室宗亲,奉天子之命讨伐逆贼,我军自然是正义之师。”</br>“而袁术僭越称王,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